汉堡芭蕾舞团


汉堡芭蕾舞团全称为汉堡州立歌剧院芭蕾舞团,因此,仍隶属于汉堡州立歌剧院,而这座歌剧院开张于1678年,是德国的第一座歌剧院,而芭蕾作为幕间插舞,早在当年为歌剧院开幕的奢华演出中便已登堂入室,只是尚不具备独立的身份,其中更夹杂着大量的哑剧成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国芭蕾的历史在汉堡最为久远。
300多年来,尽管芭蕾舞团一直作为一种附属品,规模较小地寄生于汉堡歌剧院,意大利、法国、丹麦、俄国的芭蕾巨星们也曾先后光临过这里的大舞台,但这个芭蕾舞团却从未成为蜚声国际的一流舞团,直到美国人约翰·诺伊梅尔于70年代初走马上任,该团才走红国际舞坛,并被誉为“当今世界气魄最为恢弘的芭蕾舞团”。
约翰·诺伊梅尔 本是美国人,但身体里却流动着1/4的德国血统,这或许是他之所以能够在德国汉堡芭蕾舞团如鱼得水的原因之一。1942年2月24日,诺伊梅尔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早期曾先后在家乡以及芝加哥和瑞典首都哥本哈根随维拉·沃尔科娃等名师学舞,最后赴伦敦皇家芭蕾舞校深造。1963年,他加盟斯图加特芭蕾舞团,不仅被晋升为独舞演员,而且在舞团附属的“诺维尔学会”这个编导工作坊初露头角,并因备受编导大师克兰科的褒奖而从此走上了编导之路。随后,27岁的他便一举出任了德国法兰克福芭蕾舞团的团长,1973年又出任了汉堡州立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团长,一直稳坐钓鱼台至今。

现代芭蕾舞剧《仲夏夜之梦》,摄影:[德]阿克塞尔·蔡宁格尔。
诺伊梅尔除复排了几乎所有传统芭蕾舞剧之外,还创作了《回旋曲》、《达芙尼丝与克罗埃》、《唐璜》、《春之祭》、《马勒的第三交响曲》、《哈姆雷特的内涵》、《约瑟夫传奇》、《哈姆雷特》、《奥赛罗》、《皆大欢喜》等100多部。总体来说,他的作品在欧洲已成为一种崭新的传统,而在他的故乡美国,以及亚洲各国,则依然带有某种先锋的色彩。
传统意韵与先锋精神和谐互动,构成了诺伊梅尔作品的一大特色。深刻丰厚的文学底蕴、奔放不羁的艺术想象和妙趣横生的舞蹈结构,是诺伊梅尔作品的又一特色。整晚长度和气势恢弘是其作品的第三大特色。而从不讨论高深莫测的哲学命题,更不以灰暗低沉的调子来结束,总能使观众在看完演出后产生亢奋不已的感觉,身心同步进入崇高的境界,此乃诺伊梅尔作品的第四大特色。
1999年春节期间,约翰·诺伊梅尔首次率领汉堡芭蕾舞团来到中国,在香港、上海和北京公演了现代芭蕾舞剧代表作《仲夏夜之梦》,并在香港公演了他1998年的新作《伯恩斯坦之舞》,受到三地观众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