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代人与巴切瓦舞蹈团

img第四、五代人与巴切瓦舞蹈团 img

1963年,女侯爵以格莱姆舞蹈技术和经典剧目为基础,创建了巴切瓦舞蹈团(“巴切瓦”是她本人的希伯莱语名字)。该团的创建不仅是60年代以色列舞蹈界的头等大事,而且使以色列舞蹈界从此昂首挺胸地走向外部世界。

女侯爵创建巴切瓦舞蹈团,意在将当时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震撼力的格莱姆流派的现代舞艺术,系统而正宗地引进以国。格莱姆从一开始便欣然接受了她的盛邀,出任了该团的艺术指导,并将自己的四部舞剧代表作《闯入迷宫》、《花园激战》、《心之窟》和《天使的欢娱》无偿地赠送给这个初出茅庐的舞团演出。

巴切瓦舞蹈团的首演大获成功,而格莱姆技术也因此在以色列找到了肥沃的土壤,成为以色列现代舞第四、五代人的看家本领。该团赴美国演出格莱姆的多部作品时,得到评论家们的赞美:带上了原作固有的冲动,而其个性和能量则可与格莱姆直系的舞蹈团相媲美。

这期间,巴切瓦舞团的舞者也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主题主要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圣经》,而格莱姆动作那无坚不摧的力度,则证明是非常适合那些满怀激情和戏剧感强烈的以色列年轻舞者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巴切瓦舞团足以使以色列的其他任何舞蹈活动黯然失色。不过,按照现代舞的发展规律,以色列舞蹈发展的新阶段则是该团一些舞者在走向成熟后离开了这里,去打开自己的天地。如摩希·埃夫拉蒂同耳聋的舞者一道工作,使残疾舞者能加盟正规的舞蹈团,为现代舞开拓出一条大众之路;而瑞娜·欣费尔德则探索如何使用道具,去打开肢体以外的无限空间。

到了80年代,巴切瓦舞蹈团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并几度更换艺术指导。1991年,欧哈德·纳哈林接任了巴切瓦舞蹈团艺术指导的要职,由此将该团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复兴时期,并使自己成为享誉国际舞坛的新一代编导大师。

img

欧哈德·纳哈林为巴切瓦舞蹈团编导的大型现代舞剧《阿纳法赛》,图片:[以]吉奥拉·马诺。

欧哈德·纳哈林1952年6月22日出生于基布兹集体农庄,并从基布兹当代舞校和舞团走向专业舞蹈生涯。随后,他赴美深造,后相继在法国现代芭蕾大师莫里斯·贝雅和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格莱姆的舞团作过男主演,独立后则在纽约建立了自己的舞团,并同日裔夫人橹原麻里携手共进,最具实验性的作品当属以中国书法为灵感创作的《墨舞》。此外,也有动作性颇强,通过巧妙调度和舞者互动出彩的,如《第七公理》,以及连说带唱的、类似舞蹈剧场的、新创作的摇滚舞蹈更是震撼了欧洲舞坛。总体上说,他的舞蹈从来都是充满了阳刚之气,并在使用音乐上每每有所突破。

概括地说,以色列现代舞的第四、五人都是在巴切瓦舞团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