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舞蹈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img对民族舞蹈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img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大批的传统民间舞和古典舞得到了搜集、整理、加工、保存和改造,并被搬上了舞台,成为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喜爱的舞蹈精品,更赢得各种国际国内舞蹈比赛和调演的金、银、铜牌奖。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大型系统工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搜集、整理、编撰和出版工作于1981年正式上马。到200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30卷40册的百科全书规模的舞蹈巨著已全部出齐,至此,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民族的代表性舞蹈,从历史沿革到歌词曲谱,从造型、服饰、道具到每个动作的说明,从常用队形图案到每个场记的说明,甚至各舞种的著名艺人简介等方方面面,均已进入史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舞蹈家协会1982年秋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亚洲地区保护与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讨论会》,16个亚洲国家以及塞内加尔、英国的舞蹈专家共42人聚集一堂,系统讨论了如何保护与发展传统舞蹈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对中国各民族舞蹈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1992年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将56个民族的舞蹈团首次聚集一堂。大家共同欢舞,创造了中国舞蹈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团圆。而参加这届艺术节的中外人士则有幸在短暂的两周时间之内,亲眼目睹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6个民族的舞蹈全貌,既受到极大鼓舞,也等于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中国舞蹈史课。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使得中国人平添了几分民族自豪感,使得外国人对中国舞蹈,乃至中国文化有了更加生动和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