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状况


台湾面积虽不算大,但舞蹈人口却相当密集,这得归功于发达的舞蹈高等教育和普及的中小学舞蹈教育,以及两者之间的磨合与默契。到目前为止,仅是大专院校的舞蹈系便已有五个。
中国文化大学简称“文大”,下属艺术学院的舞蹈学系是台湾最早的高等舞蹈教育机构,创办于1964年,创始系主任为高琰教授,现任系主任为伍曼丽教授。著名专任师资中包括曾在纽约大学舞研所进修,擅长开设芭蕾、舞蹈创作和拉班舞谱课程的伍曼丽教授,美国现代舞大师格莱姆惟一亲传的中国弟子游好彦副教授,擅长中国舞和中国舞蹈史的陈隆兰副教授,以扎实的国剧(即京剧)武功身段课深受学生欢迎的卢志明讲师,学术兼优、思想活跃,能开设现代舞、芭蕾和西洋舞蹈史的江映碧讲师,主教民族舞和舞蹈创作,并对编舞与音乐的互动关系颇有研究的黄霭伦助教等等也都在此任教。兼任教师中不同辈分的名家则包括教授民族舞、舞蹈理论和生活礼仪等课程的高琰、留美归来的古名伸和吴素芬。
“国立台湾艺术学院”的前身为创立于1955年的“国立艺术学校”,1970年夜间部在音乐科属下增设了三年制的舞蹈组,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到了1973年,全校日间部已开设三年制专科七个,五年制专科三个,并有七科在夜间部开设了三年制专科10个其中包括仍属夜间部的舞蹈科。该系学生曾在波兰国际山地舞比赛中,荣获创作类第二名。创始系主任为李天民教授,现任系主任为蒋啸琴教授。舞蹈科系素有“舞者摇篮”的美誉,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的留美硕士吴素芬善于将芭蕾技巧融俄罗斯派的严谨、法兰西派的流动和英格兰派的优雅为一体,并把个人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化进了教学之中;唐碧霞的芭蕾技巧借助于美籍俄国大师巴兰钦特有的“延伸”感,去弥补东方人肢体线条的先天不足;曾在纽约的艾尔文·艾利舞蹈团深造霍顿技巧的杨桂娟,将这个鲜为人知,却颇为实用的训练体系带回了台湾。当然,格莱姆和林蒙体系作为美国古典现代舞的两大支柱体系,自然也是必开无疑的训练课。蒋啸琴曾是京剧名师梁秀娟的得意门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剧场表演艺术拥有长期而深厚修养的她,深切地懂得提高舞蹈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此外,该系还有兼任教师7人,以及技术教师5人。
“国立艺术学院”正式成立于1982年,舞蹈学系诞生于1983年。该系招收愿以舞蹈为终生职业的高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学生们在舞蹈、人文以及相关艺术学科的各门课程中完成146个学分后方可毕业,并可获得艺术学士学位。近20年来,先后担任过系主任的专家有林怀民、王云幼、平珩、罗曼菲和古名伸,现任系主任为张中燰。这所五年制的艺术学院属公立性质,由台湾政府投巨资建成,因而,最重要的软件——师资无论量还是质,在台湾都名列前茅,比如全院共有200多位老师,去教导和帮助600多名学生,也就是说,平均三名学生便拥有一位老师,仿佛是个研究生院。该系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包括八个采光充分、通风极佳,并装有中央空调系统的舞蹈专业教室。特别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免费地使用这些教室到晚上9点半。另外,系里还独自拥有一座舞台设施齐备的小剧场。小剧场除用做师生的彩排和演出实习外,还经常为海内外著名舞团举办公演,深受观众欢迎。系里的资料室收藏了号称全岛舞蹈科系中数量最大、品种最多的各国舞蹈书籍和报刊杂志。
1992年,林怀民在此创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舞蹈研究所,并出任所长和导师。目前的硕士学位为实践方面的M F A,分设“创作”和“表演”两个组。师资除林怀民、罗曼菲两位先后的系主任外,还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舞蹈教育博士张中燰、纽约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的舞蹈博士萨尔·穆吉扬托、得克萨斯州女子大学的舞蹈博士莉莎·法西罗、犹他大学的舞蹈硕士约翰·米德、台湾资深戏曲表演家梁秀娟、著名内地青年编舞家郭晓华、美国芭蕾名演员霍华·拉克等。
私立台南家政专科学校简称“台南家专”。该校1964年成立董事会,翌年开始招收国中毕业生,1988年,该校增设两年制,招收高中、高职毕业生。家专素有“新娘学校”之美誉,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如今的舞蹈科最初是成立于1971年的舞蹈组,1991年升格为舞蹈科,同时招收五年制日间部和两年制日间部学生,成为南部台湾惟一一所高等舞蹈学府。挂牌师资中除资深儿童舞蹈教育专家和系主任黄素雪教授(儿童舞蹈教育学、少儿舞蹈创作等)、著名现代舞蹈家刘绍炉副教授(霍顿现代舞技巧、即兴编舞等)之外,戴君安的现代舞技巧和儿童心理学,曾瑞媛的拉班舞谱、舞蹈创作和现代舞技巧,杨婉蓉的芭蕾技巧,顾哲诚的民族舞,都是颇受学生喜爱的课程。
1994年,位于台中市的“国立台湾体育专科学校”在(体)育舞(蹈)科下,开设了舞蹈组,使台中地区首次有了属于自己的、正规化的舞蹈摇篮。同年,它在全岛范围内,招收了第一届舞蹈专业的学生。1995年初夏时节,该校创立了舞蹈科,并首次独立招收舞蹈专业学生40名。自1996年秋季开始,这个舞蹈科随学校升格为学院而同步晋升为舞蹈系。不过,原来五年制的中专舞蹈科同四年制的大学舞蹈系并存不悖。
台湾的舞蹈教育相当普及,尤其是考虑到全岛总人口的数量,这种普及的程度更是令人刮目相看。1996年的统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数据:宝岛各地有16所国小(即小学)、15所国中(即初中)和15所高中(其中公立8所)为“资优生”(即天资优秀的学生,相当于内地的“特长生”)开设了专业舞蹈教育实验班,从而能够为五所大专院校的舞蹈科系输送高质量的生源,为众多的业余舞蹈团输送人才,为整个舞蹈界培养观众,为整个社会输送艺术修养。其中的佼佼者也可能考入海外艺术院校的舞蹈系,如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舞蹈系、美国费城艺术大学舞蹈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舞蹈系、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