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与缺憾

img不足与缺憾 img

与内地相比,台湾舞蹈界在现代舞的系统引进和蓬勃开展、专业人才的自由流动以及舞蹈行政管理人才的训练有素这三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明显的不足则在于:对评论、史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更无一个独立的舞蹈专业刊物,致使层出不穷的舞蹈新人、新作、新现象得不到及时的研究、总结、评价和推广。

台湾在舞蹈出版方面,无论同国外或是同内地相比,也显得严重不足,主要原因也在于对理论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不过,到目前为止,已有张中燰、余金文、陈雅萍、陈德海等新人从美国拿回了舞蹈博士学位,更有李宏夫、吴士宏、赵绮芳、林娅婷、吴文琪、黄尹莹等有志者正在英美继续攻读舞蹈博士,深信这种缺憾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弥补。

参考书目

欧建平:《在困扰中前进的中国现代舞——诸种观念问题的理论辨析》,澳大利亚绿色磨坊国际舞蹈节主编并出版:《1996墨尔本国际舞蹈会议论文集》,1997年墨尔本版。

欧建平:《希望的曙光:中国芭蕾面对危机与机遇》,《舞汇九七》香港国际舞蹈学院舞蹈节组织委员会主编:《〈舞蹈于现今社会的价值〉国际舞蹈会议论文集》(中英文提要本),1997年版。

欧建平:《中国舞蹈年度述评》每年对中国现代舞和芭蕾的最新发展给予评价),英国《世界芭蕾与舞蹈年鉴》第1、2、3、4卷,英国舞蹈图书公司1989、1990、1991、1992年版;第5卷,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南希·卡希奥波:《舞向和平之路——访中国舞蹈批评家和学者欧建平》,纽约《报刊新闻》1988年9月30日。

王克芬 刘恩伯 徐尔充主编:《中国舞蹈词典》,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刘恩伯 张世令 何健安编:《汉族民间舞蹈介绍》,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5月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舞蹈出版社1988年版。

陈卫业 纪兰蔚 马薇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选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马薇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选介·续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舞蹈家协会编:《当代中华舞坛名家传略》,中国摄影出版社1995年版。

吴晓邦著:《新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赵青著:《我和爹爹赵丹》,昆仑出版社1998年版。

资华筠著:《舞蹈与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朴永光著:《朝鲜族舞蹈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钱益兵 贺耀敏:《香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吴大琨主编:《香港社会经济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版。

郑定欧主编:《香港辞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曹诚渊:《舞过群山》,集英馆出版1990年版。

李丽明:《香港舞蹈发展概论》,《舞蹈艺术》1992年第4辑。

何浩川:《港、台、新、马华人舞蹈剖析》,《舞蹈》1993年第1期。

何浩川:《世界各地华人聚居区舞蹈现状剖析》,《舞蹈艺术》1993年第1辑。

程芷芳:《舞林第三代——小型舞团蓄势待发》,香港《经济日报》1996年5月13日。

罗曼菲:《舞蹈环境面面观》,《台湾舞蹈杂志》1994年第7期。

徐进丰:《台湾的舞蹈教育也该反省了!》,转引自《民生报》,台南家专舞蹈科科学会编制:《舞蹈科刊》1992年创刊号。

廖幼茹:《国小舞蹈教育这片园地依旧荒芜》,《台湾舞蹈杂志》1994年第4期。

平珩:《我对于目前台湾舞蹈教育的一些感想》,《台湾舞蹈杂志》1996年第18期。

江映碧:《舞蹈教育风格的建立》,《台湾舞蹈杂志》1994年第7期。

余金文:《从舞蹈教育看台湾舞蹈学术及表演创作的发展》,《台湾舞蹈杂志》199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