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湖》(四幕童话芭蕾舞剧)


【背景介绍】这个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曾以动画片和连环画的形式,流传于各国的少年儿童中间。第一个版本的芭蕾舞剧1877年首演于莫斯科,但未能流传下来。目前流行于世界各地的版本首演于1895年的圣彼得堡。一个世纪以来,《天鹅湖》以其纯真的故事、洁白的舞蹈、白色的天鹅裙,更有柴科夫斯基那感人肺腑的音乐,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所有古典芭蕾舞剧中最为家喻户晓的剧目。其中发生在天鹅湖畔、白色的第二、四幕由俄国编导家伊万诺夫创作,而火红的第一、三幕则由佩蒂帕编导。
【剧情梗概】在隆重的成年日上,齐格菲尔德王子为找不到真正的意中人而忧郁寡欢。一群白天鹅从天上翩翩飞过,引起了他的种种遐想。天鹅湖畔,月色朦胧。英俊潇洒的王子与纯洁无瑕的公主不期而遇,并一见钟情。原来,她叫奥吉塔,本是某王国的公主,因不从恶魔罗德巴特而变成了白天鹅,只是在夜幕降临后才能暂时地恢复人形,惟有真挚的爱情才能彻底破除恶魔的魔法,使她永远地还原为人。王子对天发誓,一定要以忠贞不渝的爱情来解救她。第二天,宫廷举行盛大的舞会。王子中计,误将恶魔之女黑天鹅奥吉莉娅当做了白天鹅奥吉塔,因而玷污了自己对奥吉塔专一的爱情。他悔恨交加,义无反顾地随着白天鹅一道跳进了湖中,以死来表白自己的忠贞不渝。坚贞的爱情终于战胜了恶魔的咒语,也使奥吉塔获得了自由。王子与公主乘着一艘金色的帆船,在旭日东升的湖面上驶向幸福的彼岸。
【精彩舞段】第二幕中的《白天鹅双人舞》,奥吉塔与王子在其中互吐衷肠;第三幕中的《黑天鹅双人舞》,其中黑天鹅的32圈“挥鞭转”一直成为是否具备上演《天鹅湖》能力的硬性标尺。
《四小天鹅舞》是《天鹅湖》所有舞段中知名度最高的,其起伏跌宕的呼吸、整齐划一的动作,融合着天然去雕琢的童趣,是深受各年龄段观众欢迎的重要原因。
同在第三幕的几段性格舞,如西班牙的《斗牛士舞》、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舞》、匈牙利的《恰尔达什舞》、波兰的《玛祖卡舞》,也是颇为热烈的舞段。
在芭蕾舞界内部,人们普遍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世界级的明星舞者是属于全世界的,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因为他们主要是在世界各大舞团作客串演出;而惟有群舞的队伍需要一个舞团的长期培养,并具有相对较大的稳定性,因而最能代表一个舞团的水准高下。因此,欣赏《天鹅湖》,不能不把第二幕中的大型天鹅群舞也当做一个重点的舞段。这段群舞的原版人数应是6×4,即24只群鹅。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判断自己面前的演出够分量与否。整齐划一的群舞可以增加舞台气氛,烘托男女主角,并使他们得到喘息之机,因而具有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