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芭蕾舞团


林肯·科斯坦 1907年5月4日出生于富豪之家,因而有机会在哈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身为小说家、诗人和批评家,他却对芭蕾舞艺术一往情深,更梦想将芭蕾这种欧洲艺术变成美国的。1933年,他邀请俄国青年芭蕾舞蹈家巴兰钦前往美国,共同创建美国芭蕾的大业。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他们终于如愿以偿,不仅创建了世界最好的芭蕾舞学校——美国芭蕾舞学校,并以这里的毕业生为基础,创办了号称“世界六大一流芭蕾舞团之一”的纽约市芭蕾舞团,而且发扬光大了“交响芭蕾”的艺术风格,并使得美国流派的芭蕾称雄于世界芭坛之上,成为能与法兰西、俄罗斯和英国芭蕾并驾齐驱,但更有活力的一股新生力量。科斯坦1996年1月5日逝世于纽约,享年89岁。
乔治·巴兰钦 1904年1月22日出生于圣彼得堡,1921年毕业于圣彼得堡芭蕾舞学校,成为基洛夫芭蕾舞团的演员,同时在音乐学院系统学习音乐理论和钢琴,并创作出一些有新意和争议的现代芭蕾作品。1924年加盟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前往欧洲,后出任该团的首席编导家。1929年佳吉列夫逝世后,陆续在巴黎歌剧院、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和布鲁姆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过短期的编导,1933年与科斯坦共同创建了美国芭蕾舞学校。1935年,他从学生中挑选出部分佼佼者在纽约首演成功,因而成为大都会歌剧院的常驻芭蕾舞团,1948年该团正式易名为纽约市芭蕾舞团。

巴兰钦的代表作《四种气质》,摄影:[美]弗雷德·费尔。
巴兰钦的美国芭蕾学派具有显著的“交响芭蕾”特色,这主要是由他本人高深的音乐修养所决定的。他在创建美国芭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吸收了从未经受过战争痛苦的美国人所独有的生命活力、体格特征和清新爽快等特征,从而训练出来具有“铁腿娘子”美称的芭蕾女演员,即腿部动作刚劲有力。
巴兰钦的动作风格纯净洗练,其舞蹈服装简单利索,有的干脆就是紧身练功衣裤。他更加善于为女演员编舞,而他的芭蕾作品主要是“交响”式的,即根据音乐名曲创作的,而根据故事编导的舞剧较少。他一生创作了100多部芭蕾作品,交响芭蕾代表作有《小夜曲》、《巴洛克协奏曲》、《帝国芭蕾》、《四种气质》、《辉煌的快板》、《竞赛》等等,独幕芭蕾舞剧代表作有《阿波罗》、《浪子回头》等等。形成这种特定风格的主要原因是他起步时经济拮据,根本无力支付豪华的服装、道具、布景和庞大的乐队。
巴兰钦1983年4月30日逝世于纽约,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