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芭蕾在新大陆扎根

俄国芭蕾在新大陆扎根

20世纪初,美国观众有幸亲睹了俄国芭蕾女明星安娜·巴甫洛娃(1881—1931年)以及佳吉列夫(1872—1929年)俄罗斯芭蕾舞团的精彩表演。尤其是巴甫洛娃那如梦如幻的舞蹈形象使广大美国观众的趣味得到了一次优美而深刻的陶冶,从而对严肃的舞蹈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同时还激发了许多少男少女们对舞蹈生涯的无限憧憬和美妙想象,其中成名者包括著名舞蹈编导家和作家艾格妮丝·德米尔(1909—199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许多著名俄国芭蕾舞蹈家如米哈伊·福金(1880—1942年)、米哈伊·莫德金(1880—1944年)和阿道夫·波尔姆(1884—1951年)都来到美国定居,为美国芭蕾的崛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27至1930年间,另一位俄国著名芭蕾舞蹈家利奥尼德·马辛(1895—1979年)为纽约市罗克西剧院创作了许多舞蹈。

史家认为,尽管民主意识较强的美国人对来自欧洲封建宫廷的芭蕾艺术不乏兴趣,但在20世纪30年代前,曾对在美国建立起自己的芭蕾艺术之可行性和必要性感到怀疑,因为归根结底,芭蕾毕竟起源于欧洲封建宫廷的娱乐生活,并代表着靠世袭制度不劳而获的贵族阶级。但他们很快就在事实面前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芭蕾作为一种国际性艺术,其功能如同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等语言,本身并没有什么道德或不道德的问题,关键在于使用者的道德优劣和品位高低。彻底破除他们的重重疑虑者便是林肯·科斯坦(1907—1996年)和乔治·巴兰钦(1904—1983年)这两位美国芭蕾的真正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