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风舞在台湾
2025年09月26日


在西方土风舞进入台湾之前,最接近这个概念的中国舞是1952年由中华民族舞蹈推行委员会发起的《中国联欢舞》。台北万华国际青年会则是最早在台湾开办土风舞课程的机构,而比较系统的教学则发生在1957和1961年,素有“德州旋风”之美誉的土风舞名师李凯·霍顿,赴台传授了几十支土风舞及其乐曲,从而使台湾人对这个包罗万象的舞种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李凯培养出了不少台湾弟子,如汤铭新、廖幼芽、杨昌雄等等,而他留下的那些土风舞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台湾土风舞老师们的看家教材。这些舞蹈不仅多姿多彩、异国情调十足,而且情调健康,活泼可爱,因此,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存活下来,发展下去,甚至在政府正式颁布禁舞令时,不但未遭禁止,反而被当做是一种群众性、教育性和联欢性的舞蹈得到提倡和推广。
翌年,大专学生土风舞研习班深入地推广这种舞蹈,而当时的省立台北师范学校则将舞蹈社干脆改名为土风舞社,由校长率领全校师生同跳土风舞,并由管弦乐团伴奏,可谓盛况空前。在传播由美国人李凯带来的土风舞火种过程中,师范大学、青年会、救国团、国际学舍则是四个传播站,而“台湾土风舞之父”的张庆三便是奔走于这四处的点火者。
1963年,还在师范大学读书的张庆三便已开始活跃异常,不仅四处教舞,而且还编写并出版了教材,同时更募款灌制了唱片。这一年,他根据音乐剧《风流寡妇》中最后一段插曲的音乐编导的《风流寡妇华尔兹》,成为第一支台湾人用外国舞曲自行创作的土风舞作品。随后,他大力提倡台湾人自己创作“中国土风舞”。由他创立的“弦歌世界民俗舞团”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台湾惟一的土风舞表演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