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娜·鲍希生平往事

img皮娜·鲍希生平往事 img

皮娜·鲍希 祖籍菲律宾,1940年7月27日生于德国工业城市佐林根,最初在德国埃森的福克旺应用艺术学校舞蹈系学习,起步习舞于现代舞大师库特·尤斯门下三年,并参加了福克旺芭蕾舞团的演出;由于看到美国现代舞大师霍塞·林蒙及其舞蹈团前往当地的精彩演出,引发了前往纽约深造的念头。优异的毕业成绩使她获得一笔为期一年的奖学金,得以赴纽约的朱利亚德音乐学院舞蹈系深造,师从林蒙和芭蕾大师安东尼·图德,近四年时间里,曾相继在新美国芭蕾舞团、保罗·泰勒舞蹈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芭蕾舞团作演员,直到1963年,因尤斯老师的召唤,才返回德国发展。

自1973年至今,她一直出任乌珀塔尔舞蹈剧场院长兼首席编导家,创作了一大批舞蹈剧场作品,其中数《春之祭》、《蓝胡子》、《穆勒咖啡厅》、《交际场》、《康乃馨》流传最广。

首演于1975年的中型作品《春之祭》,具有极强的舞蹈形式美感和浓郁的抒情史诗意味,被公认为世界上80多个《春之祭》版本中最优秀的六个之一,此后的作品则开始向“舞蹈越来越少,戏剧越来越多”、整晚长度的大型作品发展,逐渐孕育出戏剧结构完整、手段高度综合、悲剧色彩浓烈、剧力无坚不摧的“舞蹈剧场”。

img

皮娜·鲍希肖像,摄影:[德]格特·魏格尔特。

1969年,她获得科隆编导比赛一等奖,1984年因应邀赴美国洛杉矶,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专场演出而闻名遐迩,随后多次赴美国和世界各地演出,尤其是在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歌剧院举办的“新浪潮艺术节”上的演出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