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舞蹈节
一年一度的美国舞蹈节创办于1933年的本宁顿学院,1948年迁移到康涅迪格学院,1978年则再次迁徙,落户到北卡罗莱纳州德勒姆的杜克大学,时间在暑假的6至7月份,为期六周。创办这个舞蹈节的初衷是为美国现代舞蹈家们提供一个能在夏季继续演出和教学的空间,因为按照惯例,这时的纽约等大都市的剧场和学校都已放假。
创办者有玛莎·希尔、珍妮特·施洛特曼·罗斯福和泰奥多拉·维斯纳。1969年,舞蹈作家、管理家和经纪人查尔斯·莱因哈特接管了美国舞蹈节,从此将它发展成了一个更加健全的舞蹈演出和教育机构。
查尔斯·莱因哈特 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新泽西州的萨米特,中学时代曾被选为学校最佳吉特巴舞的表演者,后入纽约大学攻读法律,课余时间打工时曾为著名舞蹈与戏剧作家、评论家和经纪人贝奈特作打字员,从此与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为筹划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的首次访美演出,曾多次去丹麦,在那里遇见了前去接受丹麦政府骑士勋章的“美国现代舞之父”泰德·肖恩,并深受其赏识,因而得以去肖恩创建的“雅格布之枕舞蹈节”任新闻部主任两年。接着,他再度与贝奈特合作,去世界各国为“亚洲学会”挑选赴美演出的舞蹈家和舞蹈团。1963年,他前往美国舞蹈节至今,历任执行主任、剧场经理和主席,并以其博大的胸怀、特殊的敏感、独具的慧眼和超前的意识,发现和扶植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各派不同时期的现代舞新秀,这些舞蹈家均已成为目前国际国内现代舞坛上的台柱。
自1987年起,他与美国“亚洲文化协会”的两任主席里查德·莱尼尔和拉尔夫·塞缪尔森携手合作,在广东省舞蹈学校为中国创建了第一个现代舞蹈实验班和舞蹈团,义务为中国舞蹈界一连四年提供了最佳美国现代舞师资,为中国现代舞在世界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十多年来,贾作光、陈锦清、黄伯虹、蒋华轩、杨美琦、门文元、赵明、张鹰、欧建平、金星、陈维亚、沈伟、高成明、文慧、邢亮、桑吉加、李捍忠、马波等四代中国舞蹈家曾先后应莱因哈特和亚洲文化协会之邀,前往美国舞蹈节考察,或深造现代舞的技术和编舞、舞蹈史论和评论,以及舞蹈节的经营管理,不仅眼界大开,而且此后均有更大的作为。

美国舞蹈节主席兼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舞蹈部主任查尔斯·莱因哈特和斯特凡妮·莱因哈特夫妇,摄影:[美]丽贝卡·莱谢尔。
1967—1978年,莱因哈特曾任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舞蹈巡回演出部的全国协调主任,1970—1981年任古根海姆基金会舞蹈评审小组成员,1966年还曾协助组织了美国国务院的文化表演活动,现任美国戏剧发展基金会董事会、安格鲁-美国当代舞蹈基金会和日本学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获北卡罗莱纳州艺术贡献莫里森奖,1986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文学勋章。1993年,他与夫人斯特凡妮·莱因哈特共同出任舞蹈节的联席主席,共担传播现代舞创造精神的重任。此后,他们又共同出任了地处首都华盛顿特区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舞蹈部的联合主任,为其精心策划各类舞蹈演出和活动。
近70年来,美国舞蹈节的规模不断扩大,活动不断增加,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现代舞蹈家和学生们,而且将现代舞的推广活动深入到五大洲,因此被誉为“世界现代舞的麦加”。
在演出方面,长达6周的时间里,每晚均有来自国内外优秀现代舞团的演出。在教学方面,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要算“六周舞蹈学校”了,每年会请来50名左右的各大流派现代舞、芭蕾和爵士舞的名师在这里从事教学,400名来自4—50个国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不同层次的技术、小品、即兴编舞、保留节目、舞蹈治疗、音乐、人声等课程之中,并能得到欧美各大学承认的学分。
在“小舞蹈家学校”里,经过专业面试后认为天赋较高、较为成熟,并立志以舞蹈为职业、年龄在12至16岁之间的少年男女们在教导员的陪伴和监护下,不仅要学习舞蹈技艺,而且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作息制度,从而为长期健康地从事舞蹈事业奠定了基础。才华出众者还能够得到奖学金。
此外,还有许多不同专题的工作坊令人耳目一新:
“舞蹈知识更新”工作坊专门为大专院校、中等学校和私立舞校的舞蹈教师、动作专家、舞者和编导提供最新训练和编导方法的课程,聘请著名舞蹈教育家、研究家、舞蹈治疗家和动作分析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各自专题设计课程,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实际需要。
在“走进舞蹈史:20世纪舞蹈回顾”工作坊上,学生们大多为专业舞蹈教师和编导们,他们在8天的时间里,能掌握10个代表性的舞蹈,即每10年精选出来的一个最“火”的代表作。
在“舞蹈治疗”工作坊上,学生们理解并把握了怎样合理使用身体各部位,以促使深层的肉体与精神变化,从而达到防治多种损伤和疾病的目的。
在“接触舞蹈”工作坊上,舞蹈节同当地的公园与娱乐部合作,为青少年初次接触舞蹈提供互动性的机会,内容既有舞蹈动作技术方面的,也有舞台美术及制作方面的,从而为更多舞蹈和表演艺术的爱好者们提供了入门的途径。
在“社区舞蹈”工作坊上,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前往艺术家们曾忽视了的不同的社区群落,如退休养老院、精神健康中心、滥用物质治疗所、社区中心、医院、监狱、学校等等,用舞蹈的方式,释放人们的生心理压抑,挖掘人们的创造潜力,增强他们的自尊自爱和自信。
“舞蹈评论家会议”实际上是个舞蹈评论家的写作提高班,1967年由欧美舞蹈学术研究的先驱塞尔玛·珍妮·科恩博士创建并亲自执教。每天晚上,学员们都可观摩各种流派的现代舞演出,然后回来分头写作,第二天由主课的著名舞评家讲评。对于评论家写作班来说,这种每晚都能观摩的机会当是最有利的条件,否则各种关于评论理论和技术的讨论就会成为空头炮,无的放矢了。
1988年,笔者成为第一个外国学员,但因为是从纽约舞评界直接前往的,所以没有被当做外国人;1993年再次参加时,评论家会议则冠之以“首届国际舞蹈评论家会议”的标记,因为8位学员分别来自美国、法国、俄国、中国、韩国、南非、菲律宾和阿根廷8个国家。
1988年,提高班由来自纽约的美国著名舞蹈史学家和评论家唐·麦克唐纳先生主持,《纽约时报》的三大舞评家——安娜·吉赛尔科芙、珍妮芙·邓宁和杰克·安德森,《华盛顿邮报》的舞蹈专栏评论家乔治·杰克逊,《费城问询报》的南希·戈德纳等美国舞评界的权威人物,均经常应邀前来授课。他们除了负责讲评学员的文章之外,还作专题讲座,因为他们除舞蹈评论之外,各自都有研究的重点和强项,如吉赛尔科芙是公认的俄国芭蕾方面的专家,邓宁著有《美国芭蕾舞校史》(纽约市芭蕾舞团的附属舞校),安德森著述颇丰,已出版诗集8本和舞蹈专著7部,其中最权威的要算《简明芭蕾与现代舞史》(1986年)、《美国舞蹈节》(1987年)和《现代舞世界:无国界的艺术》(1997年)。杰克逊是德国与美国现代舞的比较研究专家(有趣的是,他的本职工作是美国白宫的微生物顾问,曾于1993年的10月来北京参加以《街头食品卫生的管理与实践》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而戈德纳则出版过专著《纽约市芭蕾舞团的斯特拉文斯基艺术节》。可以说,在这些见多识广且学有专长的名家们的指导下,学员们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拓宽了视野,丰富了趣味,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融会贯通各种信息的能力。
麦克唐纳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并配以大量的幻灯片、电影和录像,为学员们亲自讲授《现代舞发展史》。由于他是与美国后现代舞同步成长起来的评论家,并且曾与当时依然健在的现代舞前辈们交情颇深,因此,堪称为美国现代舞历史的见证人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他讲起现代舞的发展史来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如数家珍,引人入胜,而他关于现代舞的三大权威著作《现代舞大全》、《现代舞的兴衰史》和《玛莎·格莱姆传》,则是提高班的必读教材。
1993年,提高班的班主任则是德勒姆当地的舞评家琳达·贝兰斯。在她的主持下,来自8个国家的舞评家彼此交流了各国舞蹈评论的历史和现状,并就舞蹈评论的目的、功能、意义、影响、地位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美国舞蹈节的“特邀哲学家”杰瑞·麦尔斯先生和《纽约时报》的首席舞蹈评论家安娜·吉赛尔科芙女士应邀前来做过同一专题的讲座,并参加了讨论。会议即将结束之时,全美艺术基金会的顾问、著名哲学家罗杰·科普兰教授奉命前来旁听了学员们的讨论,以决定该基金会明年是否继续给这个评论家会议以资助。笔者作为惟一两次参加过该会议者,做了如下发言:众所周知,全美艺术基金会历来只愿资助能够真正推动舞蹈创作实践的舞蹈学术活动,而这个评论家会议则是美国惟一一个26年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项目;也惟有在这里,各国的评论家们才能一面自由自在地系统学习各种流派的技术和创作课程,一面与实践家亲密无间地交流心得,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因此,它得到美国政府的资助是当之无愧和理所当然的。
就国际活动而言,美国舞蹈节近年来还一直保持了另外两个大的项目:
一是“国际编导家工作坊”。这个工作坊创建于1984年,到2001年为止,已先后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70位编导家到舞蹈节进修和深造,并将现代舞的独创精神和科学方法系统而广泛地加以传播,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各国的舞蹈创作。
二是“国际编导家委约创作项目”。这个项目始于1987年,每年由舞蹈节出资,邀请三位以往曾在国际编导家工作坊深造过的成员,专程前来创作一个30分钟左右的新作品,以作公演。这个项目为舞蹈节的演出季增添了许多国际性的光彩。
就使现代舞成为一门真正的国际性艺术而言,美国舞蹈节不仅连续四年无私地援助了中国现代舞的崛起,并促成了中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的正式建立,而且还支持了现代舞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加纳、扎伊尔、坦桑尼亚、南非、阿根廷、乌拉圭、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波兰、俄罗斯、爱沙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国的成长。
就在国际范围内培养现代舞的编导和表演队伍,以及开发现代舞的观众而言,美国舞蹈节到2001年为止,已先后在20多个国家举行了小型的节日,其中包括在韩国六次,在俄国三次,在日本两次,印度和智利各一次,不仅聘请了美国的现代舞名师们亲临教学,而且送去了许多一流美国现代舞团的精彩演出。
当然,在大规模走向国际舞台的同时,美国舞蹈节的领导人没有忘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开发国内的观众,因为并不是每个美国人都明白现代舞是怎么一回事儿。1992年,他们在美国的西部城市犹他州盐湖城的犹他大学首次举办了国内的小型美国舞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