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的历史渊源公认在1776年,但芭蕾教学在莫斯科孤儿院的开设则始于1773年,比圣彼得堡晚30多年。十月革命以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开始向现实主义题材的“戏剧芭蕾”方向迅猛发展,脱颖而出了罗斯季斯拉夫·扎哈洛夫(1907-1984年)、利奥尼德·拉夫罗夫斯基(1905-1967年)、尤里·格里戈洛维奇(1927-)等编导大师,推出了苏维埃政权之下的第一部新编芭蕾舞剧——中苏友好和革命题材的《红罂粟花》(1927年)、第一部普罗科菲耶夫的《罗米欧与朱丽叶》(1940年),以及哈恰图良的《斯巴达克》(1968年),并有意识地脱离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基洛夫芭蕾舞团的精美灵巧舞风,向着彪悍粗犷的方向迅猛发展,登峰造极时期可谓格里戈洛维奇时代,30年时间中除复排或重编了经典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和《罗米欧与朱丽叶》外,还先后创作了《宝石花》、《爱情的传说》、《斯巴达克》、《魔鬼伊万》和《安加拉》等现代芭蕾舞剧,为前苏联的芭蕾舞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尤里·格里戈洛维奇 1927年1月2日出生于列宁格勒,1946年从列宁格勒舞蹈学校毕业后,加盟基洛夫芭蕾舞团,先后在许多芭蕾舞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在为附属舞校编导了许多小型作品后,于1957年创作了大型芭蕾舞剧《宝石花》,1959年为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排演了这部成功之作。1961年,为基洛夫芭蕾舞团创作了《爱情的传说》,继而被任命为该团的芭蕾大师。1964年,调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任团长和首席编导30余年,先后重编或新编了大型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斯巴达克》、《天鹅湖》、《伊凡雷帝》、《安加拉》、《罗米欧与朱丽叶》,其中的《斯巴达克》为世界芭蕾舞坛重振雄风,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芭蕾经典舞剧之一,并成为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等不少舞团的重要演出剧目。

坐镇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30余年的团长兼首席编导大师尤里·格里戈洛维奇,摄影:[前苏联]伊万·顿涅夫。
格里戈洛维奇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古典舞蹈家,又是一位精明强干的管理者,他不仅使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在原有的雄风上,平添了几分典雅和细腻,而且使其在世界芭坛上叱咤风云30余年。1966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1970年荣获“列宁奖金”,并长期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下国际戏剧协会舞蹈委员会主席和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评委会主席等要职。1995年,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团长和首席编导的要职上退休,开始前往西方各国,复排自己的代表作。2001年,应邀重返莫斯科大剧院,复排并公演了自己版本的《天鹅湖》,博得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 瓦西里耶夫曾是莫斯科大剧院的经理和艺术总监,原大剧院芭蕾舞团的明星表演家。按照西方的传统,芭蕾从来都是寄居于歌剧院的,而整个(歌)剧院的领导人从来都是音乐家出身,因此,在瓦西里耶夫之前,还不曾有哪位芭蕾舞蹈家担负起整个剧院的重任,即使是曾为瓦西里耶夫创作过《斯巴达克》等惊世骇俗之作的格里戈洛维奇,在连续出任了大剧院芭蕾舞团团长和首席编导家长达30余载,并成为叱咤风云的世界级大师期间,也不曾同整个剧院的头把交椅有过任何缘分!因此,瓦西里耶夫的高就在整部芭蕾史上都称得上是个奇迹。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1940年4月18日出生于莫斯科。与乌兰诺娃、格里戈诺维奇等俄罗斯芭蕾大师最初起步于圣彼得堡的基洛夫芭蕾舞校和舞团不同,瓦西里耶夫是个地道的莫斯科人——从起步学舞到满台生辉,都是莫斯科的滋养。1958年他毕业于莫斯科舞蹈学校后,便加盟大剧院芭蕾舞团,出任独舞演员不久,便同他的芭蕾明星夫人叶卡捷琳娜·马克西莫娃一道风靡了世界各大舞台,其“无法动摇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出类拔萃的高难技术和无法抵抗的动作力度”(西方芭蕾权威评论家和史学家、德国人霍斯特·科格勒如是说)使得他所向披靡。
瓦西里耶夫先后参与创作并领衔主演过的大型芭蕾舞剧包括亚历山大·拉敦斯基的新版《神驼马》、塔拉索娃和拉保利的《森林之歌》、利奥尼德·拉夫罗夫斯基的《生命中的几页》、卡西扬·格列佐夫斯基的《雷利与梅姬南》、尤里·格里戈洛维奇的《胡桃夹子》、《斯巴达克》、《睡美人》、《伊凡雷帝》、《安加拉》。卓越的表演生涯中不仅好评如潮,而且获奖甚多,比如1964年,年仅24岁的他,便在首届瓦尔纳国际芭蕾大赛上荣获迄今为止的惟一一块高于金奖的大奖奖牌。这个骄人的成绩非同小可,因为地处保加利亚,创办于1964年的瓦尔纳芭蕾大赛历来均能云集东西方青少年芭蕾精英前去一比高下,即使在“冷战”的白热化时期也不例外。评委会主席曾由俄罗斯芭蕾表演大师乌兰诺娃担任过多年,而评委中还有国际芭坛上的其他一些传奇人物,如古巴芭蕾表演大师阿丽西娅·阿朗索……这一切便使这个比赛被国际舞蹈界誉为“芭蕾的奥林匹克”。因此,可以这么说,拿到了“瓦尔纳”的这块金牌,就等于拿到了去世界各大芭蕾舞团出任台柱明星的合同。不过,瓦西里耶夫对俄罗斯芭蕾自身的绝对优势了如指掌,他一直留在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作男主演,而由他创作的大量角色则成为现代芭蕾史上的典范之作。此外,他还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地的芭蕾殊荣:“尼金斯基奖”(1964年,波兰)、“佩蒂帕奖”(1972年,巴黎)、“佳吉列夫奖”(1990年,彼尔姆)、“毕加索奖”(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马辛奖”(1986年、1994年,意大利)等等。
瓦西里耶夫不愧是一位全身心投入芭蕾事业的舞蹈艺术家。他早在满台生辉的明星生涯中,便开始了编导的尝试,陆续创作过大型芭蕾舞剧《伊卡洛斯》、《马克白》,以及《这迷惑的声音》、《罗米欧与朱丽叶》、《我想跳舞》、《生命中的几页》、《阿纽塔》、《灰姑娘》、《唐·吉诃德》、《吉赛尔》等等,此外,他还主演过芭蕾影片《神驼马》、《成功的秘密》,电视片《双人舞》;导演过影片《路边屋》、《单腿急转》、《写给魔鬼的新约书》,以及宗教弥撒剧《啊,莫扎特,莫扎特!》;编剧并导演过实验剧《雅歌》和《牧师与他那笨蛋雇工的故事》,并为歌剧和话剧编舞。
告别舞台表演生涯之际,他主动前往莫斯科舞台艺术学院芭蕾编导专业深造,毕业后从事教学,并于1986年成为该院教授。1995年俄罗斯科学委员会授予他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荣誉教授的称号。作为著名芭蕾专家,他担任过俄罗斯戏剧家协会的领导工作,并一直出任俄罗斯彼尔姆“阿拉贝斯克”国际芭蕾大赛评委会主席,法国巴黎国际芭蕾大赛、美国杰克逊国际芭蕾大赛,以及俄罗斯独立奖金“凯旋”艺术创作大赛的评委。作为社会活动家,他经常组织慈善演出和艺术节。担任莫斯科大剧院的经理和艺术总监期间,他通过提高创作质量,以及为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霍宛斯基党人之乱》编排舞蹈,重新编排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亚当的芭蕾舞剧《吉赛尔》,纪念著名英籍俄罗斯钢琴大师莫伊谢耶维奇和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的两台大型晚会等一系列手段,卓有成效地振兴了大剧院的活力,逐渐成为众口交誉的艺术管理家。
妮娜·阿娜妮娅什维丽 1964年3月19日出生于前苏联的第比利斯,10岁便已获得花样滑冰冠军的殊荣。在家乡的格鲁吉亚舞校启蒙后不久,考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学校,于名师娜塔丽娅·佐洛托娃门下深造。出众的天赋与名师的指点,加上莫斯科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得她大器早成:自17岁开始,便在短短的六年间,一口气摘取了四项世界芭蕾顶尖级大赛的桂冠,成为史无前例的“四连冠”得主——先后夺得瓦尔纳大赛少年组金奖、莫斯科大赛少年组大奖(高于金奖)和成年组金奖、杰克逊大赛成年组大奖,显示出令其他选手望尘莫及的实力。这种出类拔萃早在她18岁那年,便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首次随莫斯科大剧院出访德国汉堡之际,她一人主演的白天鹅奥杰塔和黑天鹅奥吉丽娅便博得了观众长达30分钟的掌声。
自此,阿娜妮娅什维丽在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这个“世界六大一流芭蕾舞团之一”的芭蕾圣地,巩固了领衔女主演的宝座,并因此得到蜚声海内外的芭蕾表演家和教育家莱莎·斯特鲁奇科娃和玛林娜·谢苗诺娃的亲传。前者为她注入了苏维埃芭蕾特有的磅礴气势和戏剧感染力,而后者则为她奠定了俄罗斯芭蕾的精致完美与深厚根基,进而使她成为罕见的集大成之人。
规格细腻的古典风范、完满圆熟的舞台风度、优美动人的女性风采、大家气派的舞台风韵、易如反掌的高难技巧、干净利落的动作处理、充满张力的戏剧天赋和轻车熟路的整套剧目,这一切使她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对古典芭蕾最具权威性的新一代阐释者,更使她先后与欧美各大芭蕾舞团签约,穿梭于世界各大芭蕾舞台之间,不仅开阔了视野,加深了修养,而且增进了友谊,拓宽了阅历,最终有效地促使自己的表演日臻完美。

妮娜·阿娜妮娅什维丽在《黑天鹅双人舞》中表演的奥吉丽娅(黑天鹅),男舞伴儿:[俄]阿列克谢·法捷切耶夫,摄影:[法]雅克·莫蒂。
素以苛刻闻名于世的英国舞评家认为:“一言以蔽之,她灿烂夺目”,而《纽约时报》权威舞评家安娜·吉赛尔科芙则将她誉为“古典芭蕾毋庸置疑的超级明星”。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在美国先后录制了五部芭蕾舞剧经典作的录像,并在全世界广泛发行,成为弘扬俄罗斯古典芭蕾优秀传统的当代功臣。丰厚的积累和卓越的成就理所当然地为她赢得了“俄罗斯人民演员”、“格鲁吉亚人民演员”的光荣称号,以及“俄罗斯国家胜利奖章”和“格鲁吉亚国家奖章”等殊荣。据悉,她是荣获后者的第一位芭蕾明星。
阿娜妮娅什维丽所以能够在进入而立之年后不久,便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境界,除了俄罗斯古典芭蕾为她打下的坚实基础之外,四海为家独闯天下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而为她铺设这条阳关大道者则是俄罗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政策,以及精通数国语言,并擅长公关联络的俄罗斯律师和演出经纪人格雷戈里·瓦沙兹。为了像安娜·巴甫洛娃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女演员”那样,将芭蕾艺术送往世界各个角落,妮娜·阿娜妮娅什维丽明智地决定将事业与婚姻融成了一体,与自己的经纪人瓦沙兹结为伉俪。有了一流的经纪人之后,她可以说是一顺百顺:在合同的保证下,她不仅能够全神贯注地从事艺术,心绪平和地周游列国,如履平地地登上世界各大舞台,将自己的卓越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还能与祖国和母团保持密切的感情沟通与定期的专业合作——每年均会数度回国,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同台演出,并请最了解自己短处的恩师给予悉心的调教,以避免大量旅行演出带来的“退功”、“跑法儿”(即不规范)等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