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舞蹈揽胜

埃及舞蹈揽胜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埃及不仅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世界奇迹的故乡,而且理所当然地曾拥有过一部灿烂辉煌且丰富多彩的舞蹈史。最早的埃及舞蹈据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即公元前4000年的后半期。

古埃及的舞蹈虽异常多样,但从现存的历史遗迹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仅穿透明而宽大的轻纱长袍,或者超短裙,以便使身体各个部位及其动作都能让观众一目了然,或者干脆一丝不挂,仅在腰部系上一条纯属装饰性的腰带;跳舞只是乐舞奴隶等下层人的事情,以便为不同阶层的人士提供赏心悦目的感官享乐;在拥有多样伴奏乐器的同时,徒手击掌这种最简单的节奏方式,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舞蹈时,许多动作带有高难度的杂技风格,双脚很少离开地面,以保证身体的重心能始终牢牢地落在地面上。

img

古埃及新王朝时期(公元前1429年前后)族长阿卜杜勒·库尔纳墓室壁画中的《宴享乐舞》场面,左侧四人为正在演奏的乐手,右侧两人为裸体表演的舞女,题材是奥西利斯的死而复生,背景上的象形文字记录的是不同舞蹈的名称,图片:大英博物馆。

古埃及的舞蹈大致可以分成11类:

一是高体能舞蹈。这种舞蹈对于舞者来说,纯属发泄剩余精力的最佳渠道,因为在强烈的节奏中手舞足蹈,不规则的动作便成为有规则的动作,无意识的动作便成为有意识的动作,整个过程则成为自然、健康的有序行为,由此在肉体与精神两个方面所产生的快感,则足以令舞者和观者双方均得到某种满足,并能有效地弥补生理上的疾患,解除心理上的郁闷。舞蹈这种强身健体的功能古往今来一直为整个人类所重视,现代的舞蹈疗法便是以此为基础的。

二是杂技性舞蹈。舞蹈本身的发达造成了舞者之间的竞争激烈,于是,便出现了两个发展方向,以便发挥各自的潜能:一个向着优美动人、轻盈曼妙的审美方向发展,以强调舞蹈的审美价值;另外一个则向着超乎常态、炫耀绝活的技能方面挺进,以挖掘舞蹈的身体潜能。许多这类舞蹈从造型方式来看,与中国杂技和武术中的“叠罗汉”非常相似,展示的是出类拔萃的肢体软度、开度、爆发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三是模仿性舞蹈。同其他各民族一样,古埃及模仿性舞蹈最初的模仿对象都是各类动物,因为早期的狩猎生活需要通过这种舞蹈,诱惑同类的动物出来,以便加以捕获;而到了后来的文明社会,同是这类舞蹈,模仿的目的却从原来的功利性转化成了娱乐性和艺术性,成了提供笑料,取悦于人的手段。此外,还有模仿植物的舞蹈。这种舞蹈一般比较抒情,具有较多的审美价值,更有同大自然亲近的功能。

四是双人合跳的舞蹈。与后世的男女双人舞决然不同,古埃及的双人舞都是同性别之间合跳的,而且两人的肉体之间充其量只有两拳合抱,甚至两个拇指相互接触,完全没有后世双人舞那样的相互搂抱,或者彼此缠绕。从依存至今的图画上来看,即便是这些双人舞,更多地动作也都是相似的,这表明古埃及的观众对于一个人以上的舞蹈之审美趣味,更倾向于赞赏协调一致、整齐划一的动作。

五是集体合跳的舞蹈。古埃及的集体舞蹈大多不表现什么深奥的思想,只是通过较多舞者整体划一的动作,表达某种情绪。

六是战争舞蹈。这是部队将士在休息时的娱乐方式,常常表现出他们的爱国热情,大鼓手用鼓声指挥大家的动作,而大家不规则的动作中则并无任何高难动作。为了鼓舞士气,有时会伴随着几声呐喊。也有些国家的战争舞用木棍相击,以提供鲜明的节奏。

七是表演性舞蹈。这种舞蹈中常常带有不同人物和戏剧冲突,动作中常常带有潜台词。

八是音乐性舞蹈。如果是男女跳的双人舞,那么,舞者往往将两根空心木棍相击为节,时而独自而舞,时而两人共舞,但男子求爱的主题显而易见,而女子的故作羞涩也是一目了然的。整个舞蹈均由琼克琴、六弦琴、卡那拉琴、单管笛和双管笛、手鼓和响板伴奏,乐声悠扬,旋律动听。

九是侏儒舞蹈。侏儒善舞是古埃及的文化现象。因此,拥有一位善于作舞的侏儒,则是许多埃及国王的嗜好。由此产生出用侏儒送礼的习俗。侏儒的动作无疑是滑稽幽默的。

十是葬礼舞蹈。葬礼舞蹈可分三种:第一种是祭祀舞蹈,这是祭奠死者仪式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哭丧舞蹈,这是表达送葬者悲哀情绪的舞蹈;第三种是安魂舞蹈,这是生者抚慰死者灵魂的舞蹈。

十一是宗教舞蹈。舞蹈在古埃及,是宗教事务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因此,各种宗教仪式上,都会有舞蹈出现。但据考证,当时崇敬神灵的舞蹈同取悦于国王的舞蹈之间没有什么差异。不过,舞者往往是女性,她们要么是赤身裸体,要么是披着前襟大敞的长袍。如果在驱邪的仪式上跳舞,那么,她们还会击鼓,并挥舞树枝,以威吓对方。由此可见,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已经沦落到了底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