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舞蹈界概况舞团概貌及数据


据澳大利亚舞蹈协会1994年首次出版的《澳大利亚舞团指南》(主编:克莱尔·戴森)介绍,全国上下得到联邦政府或州立政府资助并具有日常管理班子的舞蹈团共有26个,舞者队伍最大的为澳大利亚芭蕾舞团(65人全职),中等规模的包括悉尼舞蹈团(21人全职)、昆士兰芭蕾舞团(17人全职,3人兼职)、西澳大利亚芭蕾舞团(17人全职)、梅丽尔·坦卡澳大利亚舞蹈剧院(10人全职),舞者阵容最小的数澳大利亚舞蹈团(4—10人)、卡丽莎舞蹈团(印度传统风格,4人全职,兼职人数根据演出需要而定)、婆罗多舞蹈团(印度传统风格,5人全职,15人兼职),舞蹈万岁舞蹈团(西班牙风格,根据具体演出而定,但从不少于5人)、表情舞蹈团(现代风格,6人全职,3人兼职)、田野工作表演团(现代风格,6人全职)、雷·瓦伦舞蹈团(6人全职)。也有一些舞蹈团只有较固定的艺术创作和行政管理班子,而舞者的人数则是根据每次演出的艺术需要和经费来源而定的,比如再来一个舞蹈团、发泄舞蹈团就是如此。这种做法属于量入为出型的舞蹈团,在运作上比较切实可行,因而在许多西方国家均比较流行。
从澳大利亚舞蹈协会1996年提供的舞团总目录来分析,全国舞团的总数增加到了28个,对照1994年出版的《澳大利亚舞团指南》,我们发现5大舞蹈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昆士兰芭蕾舞团、西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悉尼舞蹈团和梅丽尔·坦卡澳大利亚舞蹈剧院)因为在过硬的古典芭蕾和古典现代舞的基础上,力求向当代舞风格靠拢,为当代社会生活服务,并且在经营管理上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在观众潜力的开发和票房价值的挖掘上均处于上升趋势之中,并因此得到了各级政府数额较大(只是与其他舞团相比而言;以规模最大,得到政府资助最多的澳大利亚芭蕾舞团为例,政府每年提供的资助占该团全年经费的20%,其他的80%则必须靠票房和自筹)的固定资助。而小舞团中则倒闭了4个,但新生了6个,所以,从总的数量上来看可谓有增无减。倒闭的4个舞蹈团中有3个属现代舞和当代舞风格(融现代舞和古典芭蕾两者的精华于一体)的,还有1个民间舞(澳大利亚)的;而新生的6个舞团中,有1个是西班牙弗拉门科风格的,其他5个都是现代舞和当代舞风格的,共同特征为规模更加小型化,风格更加个人化,以便容易生存。
无法准确得知是哪些规模较小,并且尚未得到各级政府资助的舞蹈团,它们活跃在全国各地,主要靠成员们的教学来维持各自的生计,然后靠私营公司不定期的捐赠、自行推销门票等方式,去开展创作和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