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25年09月26日
一、引言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已突破50%,千人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0辆,一线城市早已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而这种拥堵正在迅速向众多的二线城市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轨道交通已经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必然选择。截至2021年10月,我国已经建成并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有49个,通车总里程超过8087千米,单月客运量约20.5亿人次。轨道交通的形式也由传统的地铁模式向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跨座式单轨、智轨等多种形式转变。其中悬挂式单轨以高架形式修建,地面上只需很小的空间建造承托轨道的桥墩,列车所占的地面面积和垂直空间都较小,并且列车下方的空间很大,能有效利用道路中央隔离带和城市低空。这些特点使得悬挂式单轨交通已成为建筑物密度大的狭窄城市区域公共交通的较好选择之一。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主要依靠电力驱动,随着轨道交通项目的蓬勃发展,电力能源的可靠性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中,列车运营所需的电力消耗成本占整个运营成本的40%以上,降低运营中的电力消耗对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站间距较短,列车启动、制动频繁,制动能量相当可观。如果能充分利用制动能量,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并反馈至直流牵引供电网络,驱动列车行驶,减少制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则可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悬挂式单轨交通,虽然实际运载能力较常规轨道交通相对偏少,但车辆运营形式、牵引供电系统架构组成和功能配置原则基本相同,因此,同样需要考虑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及利用,以有效减少能源损耗,节省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