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突然的刺激源,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会使我们产生不可避免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换言之,在外界有潜在的危险或者不同寻常的变化时,我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去应对,这种现象被称为应激反应。对于正处在校园中刚迈入成年的大学生来讲,他们会更加关注社会事件与自身发展,同时对周边事物的责任感也在不断提高,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成为其隐形的压力源;同时,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对待这种突发事件可能会感到束手无策,从而产生一些不良情绪。

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学生心理调适与对策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应对措施,以及不同学生群体面临问题时的差异性和大致应对方式。目前针对大学生由于疫情产生的潜在心理问题,高校如何考虑问题并提出具体方法来予以解决,还需进一步探讨。如高爽(2021)研究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教学来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张玮、马姗姗和毛星懿(2021)通过采用“响应式”线上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提升心理育人质量。李玲和黄燕苹(2021)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作建议,如加强伦理培训与监管,提高心理援助者的工作胜任力,加强灾后长期心理援助工作。疫情防控背景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成为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命题。

本文针对大学生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学校及教师如何应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论述,通过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去调整心态,使其做好卫生防疫,形成积极情绪,配合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