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学生党员培养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1.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一要选优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真正把党性观念强、业务素质高、道德修养好、责任意识强的学生辅导员或教师骨干选拔为学生党支部书记。二要完善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计划,提高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业务素质,规范落实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工作。三要建立发展党员工作检查考核制度,将检查结果作为评优评先、考核排名和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激发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完善学生党员培养体系
一要遵循学生思想成长的规律和组织发展程序,以培养高素质党员目标为导向,科学设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体系。坚持持续改进的质量观,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采用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将教育内容贯穿到党员培养的每一环节。二要强化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党性锻炼,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通过交流讨论和集体思考,加深学生党员对时事热点问题的判断与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生中发挥好“传帮带”作用。
3.健全学生党员考察机制
一是推行学生党员亮身份制度,要求学生佩戴身份牌,亮明党员身份,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个人言行、展现良好素质、接受师生监督,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名学生党员就是一面先锋旗帜”,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设立党员示范岗,结合宿舍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党员带头遵守宿舍行为规范,模范创建文明寝室,影响和带动更多同学;成立“学生党员巡逻队”,主动发现并及时制止学生在公共场合抽烟、随地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
4.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规划协调,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和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相互配合、相互衔接、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学生党员培育发展的有效工作机制。一是落实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党员干部一对一联系学生党员制度,通过大范围接触、多渠道考察,把优秀学生推荐给党组织加强培养,不断为党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二是开展“五帮五促”工作,调动中层干部深入学生党员交心谈心,紧紧围绕“思想解惑促成长、心理解压促健康、学习解困促提升、生活解难促信心、就业解忧促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和人文关怀工作,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