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国外现代学徒制的长处,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构建提供借鉴

(二)博采国外现代学徒制的长处,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构建提供借鉴

当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学徒制模式主要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及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

1.完善学徒职教法规

英国政府从1993年开始在英格兰推行现代学徒制。一方面加强监管,为现代学徒制的推行提供监管保障。英国成立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并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保证学徒、雇主、培训方的利益。一方面加强立法,为现代学徒制的推行提供制度保障。英国政府2003年颁布了《国家现代学徒计划》,2009年颁布了《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为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2015年颁布了《英格兰学徒制培训规格标准》,为英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培训规格标准。由政府提供资助,为现代学徒制的推行提供经费保障。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是由政府资助的公益性项目,学徒在学习期间的费用主要由政府和雇主承担,学徒基本上不用承担费用,还要求雇主必须向学徒支付一定的工资,此举大大提高了学徒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或培训的积极性。

2.发挥校企“双元”作用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国际公认的较成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被西方国家誉为“欧洲师表”。目前德国有超过65%的高中阶段学生接受“双元制”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学制为3~4年。“双元制”中,“一元”指企业,“一元”指职业学校。“双元制”教育以企业技能培训为主,职业学校理论教育为辅。接受“双元制”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后,学生具有企业学徒和学校学生双重身份,每周3~4天在企业进行技能培训,1~2天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学习。

企业技能培训主要是以现场实际操作为主,让学生(学徒)掌握“怎么做”的技能。德国行业协会是企业培训的主管机构,企业要开展职业教育,就必须有行业协会认定的资质。全德国只有约25%的企业具有职业教育资质,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职业教育资质,只能通过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储备或培养技能人才。这部分中、小企业的技能培训大都委托由州政府举办的跨企业职业教育中心来实施。

职业学校则以理论教学为主,让学生(学徒)弄懂在实训操作时“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理论。德国联邦政府中联邦教育与科研部的职业教育处和经济与能源部的教育政策、职业培训与进修科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通过完善的职教法律体系规范和约束企业与学校的行为。德国职业学校的主权在各州,由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管理“双元制”职业教育,由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职业教育委员会来协调处理职业教育事务。职业学校根据本州的法规开展职业教育教学。

3.打通学徒制“天花板”

为了增强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一些国家正在探索建立国家资格框架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通,打破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天花板”。

英国最先实施国家统一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值的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融通”。目前英国劳动者中有90%以上的人已取得了不同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在德国,一方面,允许已获得高级资格的学生(学徒)不参加额外考试直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全日制职业学校增加了学术型课程,让完成了学习的学生(学徒)能够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这样实现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通的“立交桥”,打通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