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三、“双创”教育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双创”教育评价在国外发展较早,1989年,Wyckham在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开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之先河。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创业者》和《商业周刊》等期刊对高校“双创”课程数量、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和创业项目融资金额等进行了年度评估。“双创”教育评价于21世纪被引入我国,自此,国内高校“双创”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兴起。

随着我国“双创”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过程评价被引入到质量评价中,评价方法也日趋多元化。国内学者相继创建了一些“双创”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冯艳飞和童晓玲运用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法评价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但此法存在计算时间长和算法低效的弊端;李圣、查钢强和李春科基于AHP法创建了丝绸之路沿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但该评价体系中的比较、判断和结果的计算过程比较粗糙,且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另外,还有基于结果假设的结构方程模型法和基于传统经验的指标综合评价法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双创”教育进行了评价,效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