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
“中国村庄发展:浙江样本研究”项目组研究人员名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序言
丛书序言
丛书绪论
导语 一个村庄的现代性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40年村庄变迁的基本轨迹
一、改革开放40年清漾村变迁的基本过程
二、清漾村40年变迁的三重逻辑
第二节 面向现代化的多维共变
一、村域经济的非农化与现代化
二、村庄治理的民主化与多元化
三、村庄社会的开放化与异质化
四、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五、村庄环境的整洁化与美丽化
第三节 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共建
一、地方政府主导
二、多元主体协同
三、多方资源共用
第四节 清漾村发展的价值与启示
一、清漾村发展的重要经验
二、清漾村发展的主要局限
三、清漾村发展的重要启示
史地篇 流变与遗存
第一章 地理资源与传统经济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地理环境
二、自然资源
第二节 传统农业和“挑浦城担”
一、村落的传统农业
二、古代清漾村民的第二职业:“挑浦城担”
第二章 村庄的历史
第一节 江南毛氏的由来
一、毛氏的渊源
二、江南毛氏的源流
第二节 清漾村的历史变迁
一、清漾村的由来
二、江南毛氏发祥地
三、清漾村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传统的生活与文化
第一节 耕读传家
一、崇尚耕读传家
二、耕读传家的历史成就
第二节 礼治之村
一、清漾毛氏“三约”
二、清漾毛氏的礼治制度
经济篇 发展与转型
第一章 村庄经济的产权结构
第一节 土地制度的流变
一、从总体性集体产权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二、从两权分开到三权分置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生成的复合产权
一、旅游开发的主要资源及其所有权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复合产权的生成
第三节 单一产权到多元产权的转变
一、单一集体农业经济向多元农业经济转变
二、非农业经济产权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章 村庄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一节 村庄农业的结构性变迁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生成的劳务经济
第三节 旅游开发带动的第三产业
第三章 村民的收入与消费
第一节 村民收入结构的变迁
一、农业收入为主转向非农收入为主
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转向工资性收入为主
三、单一收入转向多元收入
第二节 村民收入水平的变迁
一、村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二、村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第三节 村民生活消费的变迁
一、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
二、供给约束型消费转向需求导向型消费
治理篇 自治与共治
第一章 村庄治理的制度
第一节 村民自治制度
一、村级组织民主选举制度
二、重要村务民主决策制度
三、村务民主管理制度机制
四、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
第二节 社会管理与服务制度
一、环境整治与保洁制度
二、集体福利与公益事业制度
第三节 干部管理制度
一、干部的角色定位
二、干部工作职责
三、干部工资报酬制度
第四节 村规民约
一、清漾村规民约的演变
二、清漾村规民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村庄治理的组织
第一节 村庄内部治理组织
一、村党支部
二、村民委员会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
第二节 村庄外部治理组织
一、地方和基层政府
二、江山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第三节 村庄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妇代会和计划生育协会
二、清漾毛氏宗亲会
三、卫生理事会
第三章 村庄治理的运行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党员组团联村、网格化管理
二、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
三、党建工作书记责任制
四、党支部“一月一主题”活动
第二节 基层政府的指导与管理
一、主导村庄整治与发展规划
二、推动村庄建设项目
第三节 村民群众的自治
一、村民群众的自我管理
二、村集体的福利与服务
第四节 社会力量的协同
一、江山市旅游公司的协同治理
二、江山毛氏文化研究会
文化篇 传承与开发
第一章 清漾毛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 清漾毛氏文化的保护开发过程
一、负重前行的清漾古村
二、国宝族谱推动的毛氏文化挖掘
三、开创毛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新局面
第二节 清漾毛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举措
一、挖掘文化价值,奠定保护开发基础
二、强化要素整合,建构多元参与格局
三、注重文旅融合,推动共融共生发展
第二章 村落礼俗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岁时节庆礼俗的传统与变化
一、春节(过年)
二、立春、元宵、立夏、端午、中秋
三、清明、冬至、中元、重阳
第二节 人际交往礼俗的传统与变迁
一、个体交往礼俗
二、社会交往礼俗
第三节 民间信仰与习俗的改变
一、祖先祭祀
二、舞龙
三、民间信仰
第三章 家庭礼俗文化的变化
第一节 婚丧礼俗的传统与变迁
一、婚嫁礼俗
二、丧葬
第二节 居家礼仪的变化
一、父子之道
二、兄弟之道
三、夫妻之道
第三节 生育礼俗的传统与变化
一、生育礼俗的变迁
二、生育观念的改变
第四章 村庄文化建设
第一节 村庄文化设施建设
一、村庄文化设施建设的过程
二、现有村庄文化设施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村庄文化活动的变迁
一、村庄文化活动的变迁过程
二、村民集体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村庄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乡村“文化+旅游”
二、乡村“文化+手工业”
三、乡村“文化+商业”
生态篇 保护与建设
第一章 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 林地的保护与开发
一、地方政府的林地承包经营政策
二、清漾村的林地经营政策
三、山林管理的村规民约
四、林地的经济开发与经营利用
第二节 水体的利用与保护
一、清漾村的主要水体与水利资源
二、水体污染与治理
第二章 空间格局的改造与变迁
第一节 村庄居民区的空间格局
一、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二、村庄居住区的现有格局
第二节 村落的公共空间
一、村落公共空间的衰败
二、村落公共空间的重建
第三章 产业发展的生态效应
第一节 旅游业发展的生态效益
一、旅游业发展推动村落景区化
二、旅游业发展推动古村落生态保护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生态效应
一、种养结合型农业的生态影响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
第四章 村庄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村庄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
一、村庄的生态破坏时期(改革开放初期——2006年)
二、村庄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时期(2006年——)
第二节 村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工程
一、“森林村庄”建设
二、“五水共治”工程
三、垃圾分类治理
四、美丽乡村建设
专题篇 文化与振兴
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清漾村落文化的特色
第二节 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现行策略
一、以清漾毛氏文化为重要资源
二、以项目制建设为主要方式
三、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共建为运行机制
第三节 当前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面临的矛盾
一、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矛盾
二、村落特色文化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
三、村落特色文化共建与共享的矛盾
第四节 村落特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协调共进
二、创新和完善村落特色文化产权制度
三、构建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命运共同体
访谈篇 经历与感受
第一章 访谈活动综述
第二章 访谈录选登
一、村主任毛万阳访谈
二、村党支部书记(镇下派)徐进前访谈
三、村委、村妇代会主任王群菊访谈
四、驻村干事(大学生村官)周中原访谈
五、村民毛旭明(原村主任)访谈
六、火龙果基地负责人徐正浩访谈
七、集体座谈
文献篇 记录清漾
第一章 村级规章制度
第一节 清漾村村规民约
一、公德民俗
二、生态家园
三、平安建设
四、婚姻家庭
五、民主管理
六、土地管理
七、山林管理
八、户口管理
九、附则
第二节 专门性规章制度
一、石门镇清漾村庄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制
二、首问责任制
三、限时办结制
第二章 村庄建设规划和方案
第一节 村庄建设规划
一、石门镇清漾村2006年村庄整治规划
二、清漾村五个发展——2010年发展目标
第二节 村庄建设方案
一、石门镇清漾村创建“中国幸福乡村”详细工作方案
二、清漾村文化礼堂敬老孝老活动方案
第三章 合同与协议选编
第一节 工程建设合同
一、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合同书-
二、清漾旅游开发工程承包合同书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合同
一、山场承包合同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合同
三、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正明山”土地流转合同
第三节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第四节 其他文献
一、清漾一期项目开发工作总结和后续工程工作思路
二、清漾文化礼堂工作总结
后 记
丛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