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村庄文化设施的主要类型
应当说,相对于一般村庄,清漾村的文化设施属于比较齐全、先进的。依据文化设施的功能,清漾村现有的文化设施主要分四大类。
(一)艺术表演设施
艺术表演设施主要指供戏剧、歌舞、曲艺、杂技等文化艺术的演出场所和电影、录像、投影等放映场地。在清漾村,主要有祖宅广场、村文化广场及祖祠的戏台等。2015年,清漾村投入15万元完成村文化广场建设,并组织村民开展广场舞活动,舞龙活动。在清漾祖祠,建有戏台,并配有舞台演出需要的灯光、音响、座椅、帷幕等。在这个舞台上,清漾人已连续3年举办属于自己的“村晚”,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和观看。
(二)学习阅览设施
学习阅览设施主要是指为村民提供学习知识、阅览报纸杂志、网络学习、查阅信息等功能的场所。在清漾村,建有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等。电脑、图书、报刊、资料是其最主要的设施,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桌子、凳子、柜子,必不可少的黑板报、宣传栏及广播器材等。2006年10月,为响应省委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要求,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素质的高度,清漾村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利用清漾毛氏文化资源,建设了清漾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基层点设于村委办公室,环境整洁,各项设施符合标准。配有一台计算机,并接入带宽为512k的互联网,配备DVD播放机及户外视频。有2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设备设施及硬件的基本维护。2007年底,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江山市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流动性,清漾村与江山市图书馆签订协议,建成“农家书屋”。文化礼堂建设是清漾村2014年的实事之一。清漾村充分利用自身村庄自然资源禀赋,挖掘和传承清漾毛氏家族文化资源,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按照“两堂一廊”即文化礼堂、最美微讲堂、文化长廊的规格进行建设,着力打造农村精神家园。文化礼堂着力在展示内容、活动样式、模式机制等方面形成特色、形成品牌,文化长廊着重展示了清漾村史村情、最美人物、乡风民俗、美好家园等,成为清漾村民及外来人口了解清漾村的重要窗口。室内“文化礼堂、最美微讲堂”的开辟,又为清漾村进行学习、培训等教育性活动提供了场所。
(三)文化娱乐设施
文化娱乐设施主要指不同村民群体的文化娱乐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备。为了满足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习惯和情趣的人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文化娱乐设施在形式上也不是统一的。在清漾村,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室内有排舞室、台球乒乓球室、图书室、电脑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室。电视、网络、智慧设施等已成为清漾村村民文化娱乐的重要工具。
据调查,在清漾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中,努力挖掘清漾毛氏文化,建有毛氏图书馆、毛氏展馆,毛泽东诗词触摸屏等,受到了广泛好评,周边不少同行来清漾文化中心参观考察。2013年,文化部领导也曾经到清漾文化中心指导工作。
(四)体育运动设施
在中国农村,因村民常年劳作,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相对不高,一般较少建设专门的体育运动设施。2016年,为提高村民的身体健康指数,清漾村斥资12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的篮球场。同时,配备了乒乓球室、秋千、吊环等小型的活动器材,为村民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在考察清漾村村庄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清漾村的文化设施既有政府投资建设的(例如文化活动中心、廉政教育中心),又有村集体投资建设的(例如村文化广场、篮球场等),还有企业(旅游公司)投资建设的(例如祖宅和祖祠),形成了多元主体投资建设的共建格局。由于清漾村属于政府推动的重点建设村,不少镇级文化设施(如文化站)就落在了村里,不少与清漾毛氏文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文化项目相继建成(祖祠修复、祖宅重建等)。一方面,提升了清漾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呈现了社会力量在村庄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约定,不同产权的文化设施以不同的形式为清漾村民所享用,一定程度地实现了村庄文化设施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良好配置,为农民提供了掌握和了解国家政策,以及学习现代文化技术的场所,为丰富广大村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