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然资源
文川溪是钱江源头的支流之一,由山水汇成小溪穿清漾村而过,下游流入石门河,进入江山江。正因为有一条文溪往清漾祖宅而来,绕村而去,谓之青龙。故清漾又称青龙头。这是当年古村落选址的重要依据,也是清漾毛氏族人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依托。清漾村西南面的山区地势险峻,落差明显,因此形成一处瀑布,自古被称为“剑瀑”。此瀑布在雨季的长度能达60米,清泉悬空而下,甚为壮观。清漾村南的凤尾池,有一个至今仍被津津乐道的传说——百鸟朝凤。据传说:清漾始迁祖毛元琼定居此地后的一天,经过这个池塘见有许多禽鸟在此嬉戏。正看得入神时,忽见一只凤凰飞过池塘停在了对面的山上,引百鸟鸣叫着飞翔而去。毛元琼惊叹不已,于是把对面的山取名为凤凰山。因这个池塘位于凤凰山尾,因此又将此池塘叫作凤尾池。水是万物的生命源泉,清漾村的“一溪一瀑一池”滋养了清漾村的人和其他生灵,为清漾村人世世代代的生命延续提供了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至今还庇护着一些稀有的动植物。
清漾村所在地的仙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是浙江省较大的原始次生林之一,有“浙江的西双版纳”之称。清漾村处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其天然植被以低山丘陵中生长的亚热带林木为主,樟树林、马尾松林、杉木林、茶叶和毛竹林广布,还有少数石斛、银杏等,是江山市中部重要的木材蓄积地。林间伴生有藤本和附生植物,其中野葛是最有价值的野生植物,至今仍为村民带来收益。其他无林的贫瘠山坡,则广泛分布有常绿蕨类和灌木杜鹃等。
在清漾村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经活跃着一种称霸地球的动物——恐龙。1977年,在江山境内发现的侏罗纪时期恐龙化石,长达22米,化石保存有背椎、尾椎、肩胛骨、鸟喙骨、股骨、坐骨和肋骨等,完整度达90%,是浙江省内发现的最大的恐龙化石。它代表了巨龙科的一个新属种,也是我国巨龙科化石的首次发现。在距离清漾村不远的峡口山坑小溪内,至今还生存着有3亿年历史、与恐龙同一个年代的古老物种“中国小鲵”。这是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此外,清漾村周边的山林中还可以发现穿山甲、野猪、黄麂等众多野生动物。
江山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自唐朝至南宋的几百年间,全国的经济中心逐渐转移至江南地区,浙闽地区开始繁盛,物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其间,通过江山港再走仙霞古道,转到瓯江水系直达泉州的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陆路“大陆桥”的重要性凸显。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这条古道正式开通为官路,称为“仙霞路”。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凡自浙入闽者,由清湖渡舍舟登陆,连延曲折,逾岭而南,至浦城县城西,复舍陆登舟以达闽海。”[1]宋室南迁临安(杭州)后,出于保护临安需要,区别对待浙江和沿海的开放政策,从而刺激了内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