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组团联村、网格化管理

一、党员组团联村、网格化管理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弊端显露,新形势下矛盾多元化,各种利益纷争不断,群众的服务需求提高,基于此,出现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创新实践。网格化管理模式最初源于浙江诸暨市枫源村,经舟山市创新升级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开始在国内广泛复制和推广。2013年5月,衢州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现场推进会在江山举办,江山市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落实。2018年,衢州市以“实施‘三大主体工程’[1],推进‘三个全覆盖’[2],运用‘三大指数’[3]”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从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入手,推行了组团联村服务、网格支部建设、“周二无会日”、党员“1+N”联户等一系列党建工程,引领村庄治理过程。

江山市党政领导派出专人联系清漾村所在的石门镇组团联村、网格化管理工作,并根据党员“1+N”联户制度,推出党群“1+7”服务模式,即“1人7户”“1员7职”“1心7片”。访谈中,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要求每名党员结对7户以上群众,当好‘民意调查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治安维护员、卫生督查员、安全协管员、民主监督员’等7职,重点关注创业人才、统战对象、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矫正人员、稳控对象等7类人群。”同时,实行党员联户公示制。每名党员的联户名单、岗位职责和承诺事项做出公开的公示,并印发党员便民联系服务卡,确保群众需求和困难第一时间进入党员帮扶“流水线”,推动党员联户工作落到实处。

石门镇里专门派出一位党委委员、副镇长担任清漾村组团联村、网格化管理负责人,并配备了网格指导员。清漾村被分为3个网格,每个网格设有网格长、网格党小组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并制作公示牌(如表1所示)。

表1 清漾村全科网格“一长三员”公示牌(大写字母代表责任人姓名)

党员分别进入各个网格,每位党员要求分别联系一定的农户,上级党组织及其领导会以不同方式不定期实行抽查。比如,抽选党员和农户进行考查、询问等。如此,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组团联村全覆盖,网格支部全覆盖,党员联户全覆盖。构成一项赋有特色的乡村治理地方性制度,从一个特定侧面体现了村庄治理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性知识”。据统计,2018年,清漾村共有37个党员,除一个常年患病卧床的老书记,其余36个党员分别联系一定数量的农户。党员联系人分为主联系人(主联)和副联系人(副联)两种。主联由常年在家的党员担任,副联由在外务工的党员担任。全村共计有党员干部10名,每人挂联10个农户。主联党员主要负责日常联系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并及时反馈到村支委和村委会。党员必须把联系的群众联系卡打印出来,并把党员联系农户工作纳入党员星级考评体系,每半年公示一次,年底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根据石门镇党委规定,总得分低于三个星的党员必须把组织关系转接到镇里进行集中学习。实践中,党员联系农户工作,通常被形象地称为“五上门、七大员”。“五上门”,即群众生病卧床要上门看望、群众红白喜事要上门帮忙、群众矛盾纠纷要上门劝解、群众有不满情绪要上门疏导、群众有突发事件要上门了解。“七大员”,即当好宣讲员、表率员、参谋员、情报员、调解员、监督员、战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