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文化活动的变迁过程

一、村庄文化活动的变迁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清漾村民对于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同时,清漾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政府、市场和村庄三重力量共同作用下不断变化、日趋丰富。既延续了旧有的乡村文化传统,又融合了现代化的文化因素。

在改革开放初期,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制约,清漾村民的文化活动少得可怜。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村民们的闲暇时间基本上是在聊天、打牌中度过的。在那个年代,村民印象最深的文化活动当属观看“电影下乡工程”每月一次的电影了。每个村放电影时,村民们都会蜂拥而至,甚至邻村的村民也会赶过去。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清漾村村民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村民们说,这个电视机成了村里的稀罕品,主人将它放在窗口播放,让左邻右舍观看。很长一段时间,看电视成了村民主要的文化活动。

直到21世纪初,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虽有增长但仍较匮乏。然而,伴随着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家庭都具备相应的财力,购置了电视机、VCD∕DVD、图书甚至电脑等私人文化设施。村民们在闲暇时可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上网玩玩电脑。在此背景下,村民的私人文化生活比过去更为丰富,但村庄公共文化生活却走向式微。一定程度地形成了村庄文化生活私人化、家庭化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清漾村村庄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的壮大,村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日趋多元。农村文化活动明显呈现多元、普及的趋势,群众自主办文化活动的主动性有所增强。就此我们访谈了清漾村妇女主任。

问:您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关于吃住行还有些娱乐,您觉得有什么变化呢?像农村有搭台唱戏之类的?

答:农民运动会(村里搞的)。

问: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答:我回来的时候就有了(2014年回来的)。

问:运动会都做些什么呢?大概什么时候举行呢?

答:挑谷子、拔河。一般都是正月初一。

问:正月初一好多活动啊,不是还要搞春晚吗?

答:我们一上午结束了。

问:除了正月初一的娱乐活动还有其他活动吗?

答:还有广场舞,在文化礼堂的那个台子上面。

问:人多吗?

答:我们村里十几个人(有人教的)。现在天气热,没有了。

问:其他的人玩什么呢?

答:下棋呀(老年人)!腰鼓队啊!唱歌。我们村有村歌,我们村里人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