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夫妻之道
在古代社会,夫妻在家庭乃至社会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夫为妻纲”是传统社会夫妻之道的总纲,决定了传统社会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夫妻之间丈夫尊贵,妻子卑贱;丈夫为主,妻子为从;享受让给丈夫,劳作留给妻子的依附型的夫妻关系。更有甚者,为了维护夫妻之间的这种不平等,以儒家学派为主的各学派还特别强加给女子“三从”“四德”等异常严苛的妇女行为规范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明确了女性在不同时期应该分别服从于谁。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在父权制社会,女性的一生都是依附于别人的,得不到最基本的人格尊严。“四德”指“德”(妇德)、“言”(辞令)、“容”(仪态)、“工”(女红),从品德、辞令、仪态和手艺方面对女性做出具体规范。稍有不慎,就容易被人诟病为妇德不端。这些规范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着清漾村村民的夫妻相处之道,甚至到了当代社会,家庭中还存有男尊女卑现象。清漾村民家庭中男的负责在外赚钱养家,女的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小孩、孝敬公婆的相处模式并没有太大改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清漾村的妇女开始走出家门,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女性开始重新自主思考自己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随着观念的更新,妻子在家庭中有独立决策、支配收入的权利,有获得财产的继承权利,摆脱了对丈夫和他人的人身依附,改变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而乡村家庭中的丈夫,也开始尝试着完成许多理论上本来由妻子完成的“家务活”。现代夫妻之间形成了更为平等的相处模式,很多时候,都是夫妻两个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的未来,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努力工作,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现代女性,即便选择在家当贤妻良母,选择当全职太太,内心也是自信从容的。当然,夫妻之间时有发生一些不忠诚、不负责任的行为,离婚率有所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