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
2010年以来,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扶植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的建设和发展。清漾村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经营,引进现代农业企业,扶植家庭农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既带动了采摘游、观光游等旅游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清漾村的旅游项目,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实现了清漾村的生产与生态融合发展。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浙江省农村整治工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养殖业发生了重大改变。2008年1月10日江山市石门镇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发展畜禽养殖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长期以来,养鸡、猪、鹅等专业大户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规划,猪栏、鸡舍等建设不规范,导致畜、禽排泄物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四周群众生产生活。因此,凡是新发展的畜禽养殖场的选址地必须经由东南西北四周农户,承包山场、农田户主同意。用地超出1亩必须经村民代表公决同意,并报经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联合审核审批。大型养猪场还必须经环保部门评估,方可建设生产用房。对已经养殖的畜禽场所,要加强管理,制定规划“入园入区”,采用一场一策解决排污等问题,力争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对利用原来荒废养猪场重新恢复的,除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外,还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审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一律不准重新养殖。根据通知要求,清漾村对畜禽的养殖进行了整规,禁止家禽放养,提倡不养。
从2010年开始,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村落旅游业的考虑,清漾村关闭了大批规模小、排放不标准的养殖场,鼓励规模养殖,并建立沼气池对猪场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推动养殖业开始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转型升级。2013年,根据地方政府要求,关闭了所有生猪养殖场,实现了“无猪村”。同时,严格禁止家禽散养,支持“温氏”养鸡,对鸡粪以及病死鸡均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调查时,村主任说:
生态方面变好表现在无猪村和森林覆盖率就是绿化覆盖率。原来的养猪场就在水库的前面,办了有七八年了。这里的水全部都污染了。所以镇政府就下定决心关停养猪场,然后复垦,该种树的种树,该种粮食的种粮食。
从小规模散养到规模性现代化集中圈养,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清漾村生态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