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文化设施建设的过程
2025年09月26日
一、村庄文化设施建设的过程
村庄文化设施是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和政府对村民进行文化宣传、教育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文化设施、便捷的服务网络是村庄文化建设的硬件保障,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文化素养,对农村文化建设乃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清漾村文化设施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高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农村公共文化处于最为沉寂的状态。[1]那时候的清漾村,还是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小山村,没有电影院、图书馆,也没有文化站,甚至连祠堂也都分给不同的农户用于放置农具,堆一些杂物。一则由于政府部门“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导向;二则因为清漾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意且无力开展村庄文化设施建设。这种状态几乎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
进入21世纪后,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和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每年都会召开农村文化建设专题会议,进行具体的工作部署。伴随浙江“文化大省”战略的推进,清漾村响应号召,努力改变村庄原有文化设施建设薄弱的状况,逐步建成了清漾村农家书屋、清漾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点,老年活动室、阅览室等设施。2006年8月习近平考察清漾村后,清漾村的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村庄文化建设与村落特色文化相结合,以保护、传承与开发清漾毛氏文化为重点,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修复了祖祠,建设了文化站、党员廉政文化中心、碑林、文化礼堂等,为村庄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