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工程
2013年11月29日,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战略,明确提出了分三步完成的治水目标。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从一定意义上说,“五水共治”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当地政府在贯彻实施“五水共治”战略过程中,结合清漾村旅游开发的具体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果。
(一)“无猪村”建设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猪”。江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生猪养殖与调出地之一。据统计,到2013年底,江山市生猪养殖场达到了近万家的规模,全市生猪存栏量达63.62万头,年饲养量195.71万头。2014年“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后,江山市率先吹响了生猪养殖污染整规的集结号。2015年5月,江山市部署开展了养殖污染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针对养猪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高强度、大力度、全覆盖的集中攻坚。
作为历史文化村的清漾村,更是此次生猪养殖污染整治的重点。根据江山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一方面,与清漾村相邻的溪底村生猪限养区由镇政府处理,溪底村库区养殖场必须严格按规定处理养殖污水等,根据养殖生猪数量,严格规范使用沼气池、配备相配套的污染物处理设备、严禁库区养殖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库沟渠,市环保局要加强景区水质日常监测分析;另一方面,清漾村定为生猪禁养区,严令养猪户限期关停,逾期则依法实施强制关停。猪舍全部拆除,实现“无猪村”。
(二)联家垄水库水质治理
联家垄水库曾被承包养鱼,水质被严重污染,养鱼承包期至2014年底。根据江山市政府[2013]68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由石门镇政府负责提前终止承包合同,江山市水利局开展水库清淤工作,同时与旅游公司共同配合做好清水鱼养殖等生态恢复工作。同时,为加速水库的水质恢复,进行了化学中和、生物分解等相应处理。此外,旅游公司计划对水库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与景区相匹配的、生态环保型项目进行旅游开发。联家垄水库是清漾村内水系的主要源头,为此,清漾村还租用邻村的田地,营造人工湿地,让水库里放出来的水经过人工湿地净化后再流入村庄。
村主任毛万阳介绍说:
我们就把那些田(水库下游的田)租过来,承包过来。不让他们把水乱弄,水经过他们的田就是清的。去年,刚把它转过来。我的意思是把它整片种上荷花,又可以看,水出来也不会浑。这(水库)是我们几个村都有份的。以前都是有需要就去水库里面放,现在不可以,要经过我们审核,是否可以用。
(三)生活污水治理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清漾村有效地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最为重要的是:改造农户粪池;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进行雨污分流;建设污水处理终端;等等。
通过多举措推进“五水共治”,清漾村的水系水质迅速得到了改善,目前都已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