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祖先祭祀
祖先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入群众血脉的民族记忆,历久而不衰。传统的祖先祭祀主要是为了“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追远睦族”,借祭祀仪式促进宗族亲属群体的和谐,不但使家系延绵不绝,而且是亲属关系和谐均衡。所以,作为子孙后代,对祖先首要的义务就是祭祀它,实现“香火不断”。[7]
在传统社会,虽然各地祖先祭祀的形式各有不同,但在时间节点上还是较为一致的,基本上是春夏秋冬四祭。其中,春祭和冬祭比较隆重。除此之外,还有墓祭。一般情况下,祖先祭祀都是放在祠堂里的。祭祀时十分隆重,祭礼非常讲究,祭品要做到“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参加祭祀的族众要按照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人在前,尊者在后的顺序进入祠堂,分东西序立,按世代和昭穆排列。通常,祭祀礼仪由鸣赞相当于现在的司仪主持。祭祖仪式分为十多项,主要的包括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种程序,其中的三拜九叩之礼是最隆重表达对祖宗孝敬之礼。
在现代社会,祖先祭祀基于亲属关系的“延续性”,历经数千年而一直普遍流行着。村民们会在特定的节日通过祭祀的方式来祭奠祖先,一则表达后人对先祖的“慎终追远”之思;二则请先人们保佑子孙后代健康,事业顺利,步步高升。
自2009年始,清漾毛氏祭祖大典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江山市政府纳入到地方特色文化开发行列,举办“江南毛氏祭祖大典”,作为清漾文化村落旅游的核心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毛氏宗亲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及四面八方赶来的父老乡亲。祭祖大典不仅凝聚了各地毛氏宗亲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了毛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也大大提升了毛氏后裔的自豪感。更为关键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清漾村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对清漾村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许多传统正遭遇着不同程度的现代化变迁,村民的祖先信仰和崇拜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现代的祖先祭祀、宗祠祭祖逐渐变为一种世俗化、功利化的仪式,一种经营方式和获利手段。
除集体性的祖先祭祀之外,各个家庭还会有私人的祖先祭祀。根据清漾人的习惯,祭祀仪式有时在家里进行。比如,七月半、年三十,会备上一桌酒席,点烛燃香,将祖先们一一接回,请他们参加宴席。酒过三巡,还会在案头给祖先们烧一堆纸钱元宝。年轻人对于此种做法其实是有些不以为然的了。有时,是在墓前进行。比如,清明、冬至,会到祖先墓前进行祭拜。这些习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曾经受到取缔,改革开放后逐渐随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再次得到党和政府的许可和鼓励,进而在清漾村广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