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垃圾分类治理
2014年,清漾村作为江山市石门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7个试点村之一,率先全面铺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根据上级要求,清漾村两委制定了《清漾村垃圾处理协议》《石门镇清漾村垃圾清运管理办法》《清漾村垃圾分拣员工作职责》等专门性村级规章,引导和规范群众和干部的垃圾治理行为。实行垃圾分类工作网格化管理,全村为1个网格单元,由村书记担任总负责人。全村划分为7个区块,每个区块下设若干网格小组。每个网格小组由1—2村民小组或若干农户组成。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妇女代表等,按照就近、方便原则分别担任网格组长。每人联系一定户数,负责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宣传、工作指导、巡查监督和考核评比工作。
根据当地政府制定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相关规定和标准,清漾村的农村生活垃圾被分成可腐烂垃圾与不可腐烂垃圾两类,要求各农户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并为每家每户配备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桶各1只。根据镇政府的统一要求添置了垃圾分类收集清扫车,建造了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堆肥房,配备了专门的垃圾分拣员。垃圾分拣员每天定时统一收集,负责对农户垃圾分类指导,并对垃圾房中垃圾再次进行筛选,确保可腐烂垃圾和不可腐烂垃圾严格分类。
为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激励先进,调动广大村民和各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清漾村还建立了垃圾分拣员工作奖惩制度、“红黑榜”制度等专门的奖励与考核机制。
同时,开设了“垃圾兑换超市”。“垃圾兑换超市”是清漾村深化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也是推动垃圾分类的特色做法。村民将垃圾进行分类后,根据兑换回收项目表,就能进行“物物交换”,涉及的兑换垃圾种类涵盖10多个种类。自开办“垃圾兑换超市”以来,大部分村民都会把垃圾进行分类,从而兑换生活用品,获得少许实惠。久而久之,很多村民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投身到“变废为宝、美化环境”行动中。女村委毛志红介绍:
垃圾兑换如塑料袋,不管大的小的,80个塑料袋可以换一袋盐,100个可以换一块肥皂,120个可以换瓶洗洁精或者香皂、蚊香之类。对垃圾分类村里会进行抽查,村民如果家门前都没搞干净、垃圾分类没分好,就会被停止兑换。现在走在村里垃圾袋都很少会出现了,环境和生活水平上来以后,村里种花种草的人挺多的,家家户户建美丽庭院。
通过积极、有力、持续的推动,清漾村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渐变为村民群众的行为习惯,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极大地提升了村庄的整洁度,而且促进了村民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的转变,形成了良好的清洁卫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