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公共空间的重建

二、村落公共空间的重建

清漾村公共空间的重建起始于2002年,2006年后进入高速发展期。在习近平“三个好”的指示推动下,清漾村的公共空间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了根本性改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伴随着古村落旅游的开发,传统的村落公共空间的地位因景区、景点建设需要而得到重新界定。先后修缮了清漾塔,重建了清漾祖宅,复建了清漾祖祠等。这些传统的村落公共空间重建后不再是村集体管理服务的公共空间,而是供游客参观、了解古清漾的重要景点。当然,这些传统公共空间对于清漾毛氏族人有着特别的意义,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兼具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

(二)新建的村落公共空间

从2003年开始,清漾村在响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号召,逐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特别是2006年后,实施了一批村落公共空间新建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村落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伴随着清漾村落旅游的开发,在祖祠旁新建了祖祠广场兼公共停车场,在大樟树边新建了毛氏文化林,在祖宅前新建了祖宅广场、荷花池,祖宅东南侧新建了文化碑林。根据“五水共治”、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要求,新建了垃圾池4个、垃圾填埋场1个、旅游公厕2个;新建了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的村办公大楼;建设了村俱乐部、休闲健身广场、篮球场、文化站,以及老年活动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阅览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总之,清漾的村落公共空间在2006年后迅速得以重建,形成了崭新的局面。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清漾的村落公共空间建设主要是政府推动的结果,而且多个建设项目同时共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调性不够、整合性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