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业经济产权的多元化发展

二、非农业经济产权的多元化发展

旅游开发不仅带动了清漾村经济特别是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个体非农经济的增长。

清漾村实施旅游开发之前,古建筑、居民住宅等资源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态。相应地,产权较为单一、明确。随着旅游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清漾村内部的各种资源变得具有商业经济价值,且随着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外来租客等主体的介入,产权关系逐渐变得多元化、复杂化。比如,原来归属村集体的旅游资源所有权依旧归集体,但经营权属于旅游开发公司。属于村民个人的旅游开发资源,所有权依旧归村民个人,但经营权有的归属于旅游开发公司,有的归属于外来经营主体。总体而言,清漾村的旅游业因不同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注入,其产权构成呈现出多元性,且多种混合方式并存。

伴随着村落旅游的开发,一些清漾村民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以个体经营的方式创办小型超市、农家乐、民宿、商店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清漾村从事个体经营的村民主要有:小型连锁超市3家、民宿5家、农家乐2家、文创商店1家、摊位10余个。个体经济的中小型超市、农家乐、民宿的所有者为村民家庭,这些大多是由村民自有的民宅改造而成,村民享有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此外,也有个别村民的民宅因具有开发价值与商业价值,被旅游开发公司或其他主体租赁经营。比如,根雕文创店的店主通过租赁其他村民个人住宅开展经营,取得了店面的经营权及其收益权,而店面的所有权仍为出租人所有,并享有房屋出租的租金收益权。

此外,清漾村域内也出现了若干私营非农企业。2004年、2009年江山市蒋中古建园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和江山绿业有限公司分别从清漾村经济合作社租赁了部分集体土地,开展非农经营。企业使用的土地所有权属于清漾村集体,并且据此享有集体土地出租带来的租金收益权,但两个私营非农企业获得了一定年限内的土地经营权及其收益权。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清漾村的产权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由单一产权转向多元产权,并且不同的产权为多元主体分别拥有,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农村产权关系。

【注释】

[1]蒋永甫、胡孝雯:《制度变迁与农民发展:农村改革40年的政策逻辑》,《学习论坛》2018年第10期。

[2]叶兴庆:《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40年演变与未来走向》,《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6期。

[3]曾福生:《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