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国际传播研究概述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种经济贸易活动逐渐突破了国与国之间的藩篱,地球开始变成一个村庄,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巨大增长,在参与全球化发展的国家中,普遍出现了经济高增长、消费低通胀、产品高技术,人们的生活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全新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新兴经济体不断崛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更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如虎添翼。中国以每年超过10%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为全球化的巨大受益者和杰出贡献者。
与此同时,发端于美国,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西方社会的经济一蹶不振,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低迷,复苏乏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国家逐渐抬头。然而,全球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新兴国家的群雄并起,预示着发达国家相对地位的下降。2016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分别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第一届和第二届高峰论坛,使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了让中国思想和中国方案在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面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与之相匹配。不仅如此,在国家品牌形象背书下的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也都亟须加快国际化传播节奏,以矩阵姿态冲破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和误读。目前,与经济地位相比,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够,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和普通人对中国的国家形象有所误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书站在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途径,剖析了中国品牌的传播障碍,提出了中国品牌的传播策略。并从中国国家品牌的国际化传播、中国城市品牌的国际化传播、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和中国产品品牌的国际化传播等4个方面,对中国形象的国际化传播展开了全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