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以“小城市大能量”,塑造国际城市品牌
巴塞尔是瑞士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也是世界最具生产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之一。巴塞尔是瑞士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苏黎世和日内瓦。巴塞尔西北邻法国阿尔萨斯,东北与德国南北走向的黑森林山脉接壤,坐落于瑞士西北的三国交角。莱茵河沿东北穿城而去,将巴塞尔一分为二,西岸为大巴塞尔区,东岸为小巴塞尔区。巴塞尔的成功首先来自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世界创造力,其次来自化学医药工业,是瑞士第二大经济中心,是一个集“国际生物科技影响力”“国际金融影响力”“国际印刷业影响力”于一身的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的典范城市。巴塞尔城市(州区)的面积虽仅37万平方公里,但在这里居住着来自150个国家的约20万居民,并为约30万瑞士及外国居民提供了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巴塞尔每年举行瑞士最大的国际工业样品展示会(最为著名的是制表、珠宝与医药),吸引数百万计的世界各地客商和企业参展,并已经扩展到美国迈阿密和德国汉诺威作为合作分场,会展信息已经成为世界相关产业界重要的国际市场需求的方向标。 (72)
巴塞尔把建立姊妹城市视为发展对外关系、招商引资和建立国际网络的重要一环。2007年11月19日,巴塞尔和中国上海结为姊妹城市。这两座城市看上去迥然不同,无论是人口、城市规模,还是地理位置等方面都有许多的差异或不对等,但仍不乏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是港口城市(巴塞尔是瑞士主要的航运口岸,也是莱茵河的重要交通枢纽);两者都是世界重要的生命科学基地;两者都深具经济实力;更为重要的是两座城市分别是中国和瑞士的两大文化大城。自结为友好城市以来,双方的各项事业往来合作与日俱增,特别是双方都看重对方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和互补之处,如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上海重要新兴战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上海的会展业、城市规划与运行、总部经济以及城市文化生活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巴塞尔市的城市品牌运作更需要学习借鉴。 (73)
从当地政府对城市品牌的事务考量角度,巴塞尔城市营销部门在十分精简的州市政府首脑组织架构中,设置存在已有15年左右时间,见图3-4,
图3-4 巴塞尔政府组织架构图
已经有很好的城市品牌的操作积累,同样的全球国家形象识别性最好的瑞士,得益于设于瑞士外交部所属的国家形象委员会,它就是一个瑞士国家品牌推介的统筹机构。
而负责城市营销和品牌推广机构的具体职责内容如下:
图3-5 巴塞尔市“城市营销办”的具体事务分工
实际上“城市营销办”的整合事务包括向城市所在地区(三国区)、欧洲以及全球推广巴塞尔城市的经济发展(合作)、研发与科技(生命科学)推介、文化、旅游、居住以及其他事项,吸引欧洲乃至全球对巴塞尔的关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虽以政府机构身份出现但都是采取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推进操作,主要方法有:互联网网站、市场联系、合作、项目参与、游说(lobbying)以及拥护行为(advocacy)等。而每年相关营销与品牌传播费用资源的投入是列入政府(州市)预算予以保证,也可以通过城市政府设在首都伯尔尼代表处游说(按照他们说法都是站在瑞士联邦发展角度)瑞士联邦议会,增加给巴塞尔相关的项目预算,从而使得政府职能与市场的效率得到很好的结合,而费用使用的专项法定要求、严格的用途与有效性审计、明确的责任担当与沟通,这些可追溯的运行管理机制,避免流于形式的“政绩工程”的出现。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