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品牌的传播案例
2025年09月26日
第三节 中国国家品牌的传播案例
任何“品牌”一旦形成,首先就意味它已被一定的人群所认知,而这种认知大都具有正向的积极意义;其次是该品牌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了受众相对正向的评价,受到了一定群体的拥护。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即使形成“品牌”也会夭折。那么,对于“国家品牌”的塑造,首先不仅要在国际社会呈现出正面形象,而且要让国民和其他国家的民众获得足够明确的信息,要打出足够的知名度;其次,“国家品牌”在传播过程中要有积极的、正向价值的导向作用,即要产生很好的美誉度。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宣传工作对内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外则需“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32) 换言之,政治传播作为一种国家活动,本身并不具备“正向”或“负向”的属性,但是“国家品牌传播”作为政治活动的一种,却具有明确的、正向的价值引导,因此可以说,国家品牌传播是具有正向价值导向的政治传播。 (33)
近年来,在进行中国国家品牌传播的实践过程中,一大批拥有正确价值导向的优秀案例涌现了出来。在此,本书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孔子学院的开设、“一带一路”倡议等3个具体性的例子,以及援助计划、形象宣传片、熊猫外交等3个方向性的例子具体解析上述活动对国家品牌传播的积极影响,以期能为各位读者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