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体交流宣传国家形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并首次提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 (27) 体育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追求真、善、美普世价值观的典范。作为媒介事件的常客,体育为各国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都是希望承办的国家向有关专业机构进行申报,通过严格的专业评审才能获得举办权,这实际上就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家形象的综合比拼,是体育塑造国家形象的高端平台,它以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行塑着举办国的形象,彰显着举办国的综合实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非常重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体育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强身健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提高民族凝聚力。在1984年以前,我国虽然在很多运动项目上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运动员无法参加代表世界最高运动水平的奥运会。20世纪80年代,世界仍处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带领着他们各自的追随者,分别抵制了在对方举办的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就在洛杉矶奥运会举办的前夕,中国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果断决定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这个决定开启了中国的体育大国之路,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体育在世界体育界的地位也大幅提升。国运盛,体育兴,中国体育刷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识,也营造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国际环境,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发展的主旋律。
凭借我国强大的综合实力,依托国内参与、举办和承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热潮,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已经为塑造我国国家形象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场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不断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使人们对中国的认知度由以往的57%上升到了79%。 (28) 当然,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动用的各类资源也十分庞大,所以我们要做好举办前的预算和评估,举办后的分析和总结,要认真研究赛事在提升国家形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提供的机遇。为进一步利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做出更为积极的努力。
除体育活动之外,文化活动也为传播中国形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3年10月,中国在法国举办了首次“中国文化年”活动,以各种巡演和展览等形式,充分展现了古老、现代和多彩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给了法国人一个认识中国的全新机会。从那时开始,我国就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年”活动,还在印度、南非、蒙古等国开展了“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 (29)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文化活动作为彰显中国品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人文风貌和价值观念,不仅对国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以及对国家凝聚力的提升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还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国家品牌的塑造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