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国际化的传播环境

四、 品牌国际化的传播环境

在国家品牌的传播中,传播载体是推动国家品牌建设的重要渠道。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党媒姓党”的新要求,深刻阐明了党的舆论媒体必须坚持“党媒姓党”原则,只有坚持“党媒姓党”,媒体才能切实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党管媒体保证了信息发布尤其是重要信息的发布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这也为我国国家品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由于传统媒体掌控着传播的优势地位,因而传统媒体对于国家品牌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引领性作用。

除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对国家品牌建设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新媒体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所有媒体形态,由于主要传播渠道都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其关键特征是社交化和个性化,这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传播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的社交化功能以“双微”为主要平台,以人际关系为传播主渠道。目前中国的传统媒体、主流媒体已悉数进驻社交平台,由于占据着政策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内容优势,还有财力优势等,一旦进入就自带光环,表现活跃,也很容易得到了网民的认可,这些原本形式单一的地方媒体依托社交平台实现了影响力延伸。传播环境的改变促使品牌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变,过去那种冷冰冰、硬邦邦的国家品牌宣传形式,正在以社交平台为主体的新媒体上呈现出新的样式,更加“平易近人”的品牌内容,为中国国家品牌的传播提供自下而上的源动力。无论是国内民众还是国际友人,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更友好、更年轻、更开放的中国。互联网平台的拓展,使得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数量大幅增加,媒体的信息服务对象也逐步从泛众群体转向各种兴趣团体和利益群体,转播的针对性大大增加。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传播的精准性不断提升,正在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再到个性化传播,信息定制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传播不仅要依托良好的国内传播环境,更要借助全球的传播媒体和网络,大数据和精准传播可以实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群体以及一些特殊的信息需求者中,发送不同内容和不同类型的品牌信息,受众的需求和欲望可以根据他们在社交媒体上信息、兴趣和需求透露,再通过大数据分析而获得。像中国“双微”这样的社交平台在每个国家都可能有自己的平台,也有一些平台的国际化应用程度很广,在许多国家都有落地,我们的品牌营销人员要不断研究媒体的发展动态,追随着新媒体的脚步踏实向前。当前在全球化的网络空间,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和多媒体的融合应用,实现了零成本(或低成本)和跨越时空约束的传播能力。借助智能终端设备、通信技术、新型应用,任何国家的品牌信息、城市品牌信息等,都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便利以及与生俱来的自媒体和全球开放的优势,将信息迅捷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这种优势逐渐打破了信息壁垒,拆除了国与国之间的传播藩篱,也打破了弱国无法施展国际传播的局面。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只要有能力接入互联网络,就有可能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突破区域国别界限,输出本国信息,放大本国声音,扩大本国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