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的双重标准
“双重标准”是国际语境中的常用词,在关乎政治、经济、军事和政策等方面,各个国家几乎都会被指责在某些方面存在双重标准,而一些西方国家最喜欢搞双重标准。过去中国青山绿水,西方国家以贫穷而蔑视我们;当我们发展起来了,西方人又以环境污染指责我们;中国科技还落后时,西方人嘲笑我们的教育制度;今天中国科技赶超西方,他们又在散布“中国威胁论”。
某些西方国家的“双标”实践首先表现在政治领域。相当多发展中国家从国情考量,选择了有别于西方的政治体制和发展模式。但是,以中国为首的不同政治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受到了西方国家的重点关注,成为“双标”的主要受害者。在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当然这也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实践逐步开辟和形成的。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宣传一贯充斥着非客观的渲染,西方一些政府机构、政客和名目繁多的非政府机构更是经常抹黑和攻击我们。
一些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也表现在经济领域。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国情确定其经济发展模式,西方国家标榜自己的经济模式是“自由、公平、公正”的“华盛顿共识”,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说成“经济民族主义”“重商主义”等。当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很大成就,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时,西方媒体便渲染中国经济“过热”,狂言随时都有“失控”之虞;而当中国经济进行调整,发展速度减缓时,他们又大声叫喊“中国经济要崩溃了!”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媒体也用双重标准渲染我们环境污染的恶果。然而,曾经困扰西方社会半个多世纪的雾霾,却被西方媒体说成是现代化生活必然出现的副产品。而到了中国发展的时候,他们则称其为中国践踏自然环境,以资源换发展。
在文化领域,西方社会的双重标准也比比皆是。一些西方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设立文化传播机构,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有利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但一些西方国家人士认为自己的文化高人一等,发展中国家必须全盘接受,这种天生的优越感是产生“双标”的温床。还有一些西方国家热衷向中国输出他们的文化,但对中国在西方国家设立文化机构则抱有强烈抵制和戒备心理,动辄指责我们输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019年2月27日报道,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当天发布一份针对孔子学院的调查报告,称这些机构试图影响美国公众意见,应该加以限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28日就此回应说,美方个别机构应正确看待孔子学院在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要把正常交流项目政治化。 (56) 而英国路透社2月28日称,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共花费8个月时间调查孔子学院。调查人员称,美国联邦调查局已明确表示,他们正在谨慎观察“被美国国务院称为中国政府最强大软实力平台的孔子学院”。报告还认为,中国政府几乎控制了孔子学院的方方面面,包括资金、人员和项目等。但路透社指出,参议院的调查人员没有发现孔子学院工作人员直接参与间谍活动或其他需要向执法部门报告的非法活动的证据。 (57) 正是由于西方社会对我们各种领域上的种种双重标准,我们的国家形象传播才举步维艰,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