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国际化的政策环境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长要从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5) 同样是在这次考察河南的行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即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6) “三个转变”切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害所在,指明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三个转变”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无论是“中国创造”还是“中国质量”,都要用“中国品牌”来承载,无论是中国的消费者还是外国消费者,都要透过“中国品牌”来感受“中国创造”和“中国质量”的魅力。由此可见,在中国国家战略的政策层面上品牌创建的核心地位。
2016年6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强调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意见明确,要发挥好政府、企业、社会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制约品牌发展和供需结构升级的突出问题。意见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7) 这是我国在中央政府层面第一个以品牌为关键词的正式文件,也是国务院站在国家层面首次正式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的倡议,这在我国品牌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8) ,这也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三个转变”的提出到“中国品牌日”的设立标志着国家品牌观念的成熟。
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高度重视品牌,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的一种潮流。品牌不仅在国家经济和企业发展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品牌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各国政府不断强化对品牌的扶持和引导,如日本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协调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关系,推动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品牌的提升;德国政府在尊重市场和企业的前提下,适当介入管理,保障自由竞争,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进而促进本国品牌的发展;美国政府以其立法、建立经济秩序等机制,以制定游戏规则的方式给美国品牌以巨大的保障和发展空间等。可以看到,在国际上处理品牌问题较为成熟的国家均在通过不同的政策手段管理和促进品牌的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