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的特征
品牌的核心内涵是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核心利益,是企业针对消费者的市场承诺。城市品牌就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传递给社会大众的核心概念。城市的资源非常广泛,如土地、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产业、市场、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等等,其中绝大部分资源是稀缺型的,具有消耗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这就导致了城市之间的差异和发展潜力,也使城市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竞争性。城市的资源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再生性和很强的流动性,这里就有城市经营管理的水平问题。按照马太效应,竞争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努力,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占取更多的资源,使强者愈强;反之,自身的资源就可能被他人瓜分或掠夺,使弱者愈弱。城市品牌建设就是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匹配,以其最优质的资源和最大的卖点,对城市形象进行包装和诉求,把城市中最好的、最有价值的、最易于传播的部分凸现出来,成为城市品牌的亮点和个性。城市品牌已经成为近些年来城市竞争不可或缺的手段。一般来说,城市的品牌应该具有通俗性、可识别性和差异性,同时也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 特质上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城市品牌最根本的特征。这一特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更表现在其功能体现方面。以其具象的方式,将每一个城市的人文内涵、自然资源、环境交通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城市都坐落在不同的地理区位上,就有着地理、风貌、气候、环境等的独特性;不同城市也有着不同的起源、演变、人文特征等的差异;不同城市还有着生活习俗、文化取向、饮食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喜好,因而,每个城市都可能有着与众不同的韵味和气质。如北京的大气、上海的奢华、深圳的欲望、重庆的火爆、武汉的市民化等。所有这些品质都可能被凝练成独一无二的城市品牌特征。
城市品牌一旦确定就必须突出其独特性和排他性,不能既适用于本城市,也能在其他城市使用。这样说起来很容易,其实实施起来很有难度,因为今天城市的同质化现象已愈发明显。因而,我们一方面需要挖掘和整理,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寻找城市的脉络;另一方面需要传承和创新,从精神和价值的层面提炼城市的基因。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同时,城市品牌一经形成,就应该进行商标注册,使其更具有法律上神圣性。例如,说起江苏淮安的盱眙,可能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在哪里,很多人连这两个字也认不清楚。但说起“龙虾节”很多人又似曾相识了。龙虾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过去也很少人去吃它。进入新世纪,很多地方开始了造节活动。当时的盱眙县政府领导,邀请了扬子晚报广告部的一帮同仁一起策划,就有了2001年开始的“龙虾节”。首届龙虾节由盱眙县人民政府和扬子晚报社联合举办。其间举行了大型山地广场文艺演出,特邀了当红的程前、王小丫、金海宁主持,一众明星如杨洪基、马兰、林依轮、马季、刘伟等艺术家倾情演出。自此,每年6月,“龙虾节”成为盱眙的品牌活动,其规模越来越大,举办地越来越多,截至2019年已经举办了十九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盱眙也因“龙虾节”而名声大噪。这其中他们也策划了各种主题的活动,特别是在龙虾的加工上动足脑子,举办各种形式的龙虾烹饪比赛,评比龙虾烹饪大师,还高调征选中国龙虾节形象大使,把龙虾、美女、时尚和城市连为了一体,既产生了不俗的经济效应,也使龙虾成了盱眙的“介绍信”,使盱眙城市的品牌有了独特的定位和巨大的排他性,在城市品牌的建设和传播中有了牢靠的抓手。
(二) 内涵上的文化性
一座城市的构成要素是极其多元和复杂的,人们能够记住一座城市的品牌或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城市的文化底蕴一定是城市品牌中最具竞争力、冲击力和生命力的要素。具有特殊文化气质和精神内涵的城市,是最具有卖点和吸引力,并且让人难以忘怀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她存在的理由和固有的特色,在其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有的原本传统的、优良的东西可能消失了,有的在塑造和美化自己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城市品牌的建设就是要传承历史,开拓创新,这其中文化内涵是最具有挖掘和发挥空间的。城市的文化内涵具有真正的、永恒的魅力。人们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可能眼花缭乱,但凭着一条古老的街道,一幢别致的建筑物,一处有故事的景观,可能就感知到了这座城市的某种性格,记住了这座城市的重要特征。比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开罗的金字塔、纽约的第五大街、北京的长城、南京的夫子庙等。这些城市特色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
城市品牌在内涵上突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将城市的气质和历史文化以鲜明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如维也纳的城市品牌是音乐之城,不仅在城市到处能感受到音乐的气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作为其城市品牌的公关推广活动,让全球人都深深感受和了解到这个“音乐之都”的魅力,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品牌以其浓浓的文化色彩在推广城市的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
(三) 整体上的吸引力
一座城市最大的活力来自她的吸引力。有了吸引力就能让游客蜂拥而至,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吸引力,才能让城里的人们舒心愉快地留在这座城市生活,也才能让更加优秀的人才心甘情愿地被吸引过来。吸引力是城市品牌作用于城市内部的一种凝聚力,也是作用于城市外部的一种向心力。现在城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城市的同质化现象在不断增加,如何提升城市的整体吸引力,成为城市竞争的关键。人们总是期望所生活的城市能带给自己更大的精神享受和更多的物资利益,当然也要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成长空间。深圳原本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后成为中国第一个确定的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现如今已是中国的超大城市,并有着“创业之都”的美誉。深圳就像一块磁铁一样,把千千万万有志于开拓创新的人,特别是怀揣梦想的青年人吸引了过去。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也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7) 这样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机会非常多。自然就能够吸引大批大批的年轻人,带着“创业”“暴富”“求学”等各种想法聚集到这里。年轻人总是代表朝气蓬勃、代表希望与未来,这座中国年轻人最多的城市,自然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这里经济发展的速度让世界瞩目,这里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甚至超过北上广。
(四) 内向上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组织内部成员团结协作的力量。对于城市来说,它是作用于城市内部的力量。每座城市都是由居住其中的各个群体组成,各个群体在群体成员共同目标利益的激发下便能产生出群体内部相应的凝聚力。与农村相比,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要充分发挥这个中心的作用,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文明和文化,以及精神和面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变成一句脍炙人口的口号。今天,城市之间的竞争已在不断加剧,品牌是竞争的首要武器。良好的城市品牌对于城市的居民具有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使其产生荣耀和自豪感,并努力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城市品牌价值的提升,能使城市的有限的资源增值。城市品牌的有效传播,能使城市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丰富、饱满。城市品牌化的力量,能促使人们增加了解这个城市的冲动,能够加强对这个城市的记忆,能够激发对这个城市的联想。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相连,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个元素之中,让城市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与城市同生共存。今天的城市已经不是一个封闭的区间,她包容着各个种族、各种文化、各种人格类型的居住者,她更像一个大熔炉,融合并改变着城市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一种具有共同语言、民俗、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城市人,建成一个市民有广泛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城市。具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有着强大的城市凝聚力。近些年来,他们将城市品牌化的重点放在改善软环境上,大力营造“亲商”文化,提高“亲商”规范,强化诚信理念。以柔性成本领先的策略,吸引了上海和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大量资金和企业向苏州转移。新加坡工业园和苏州工业园,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招商引资名牌和苏州的象征。
(五) 外向上的辐射力
辐射力是物体向对象物发射辐射能量的大小。城市的辐射力是城市对周围地区,以及其他城市的影响能力。 (8) 如果把城市之间的关联比喻成一张网,那么每一座城市都是网络中的节点。由于不同城市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功能枢纽性、城市居民活跃度和其生活文化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的差距,决定着城市在这个网络中向周边城市辐射力的差距。一般来说,强辐射力的城市能向周边城市输送更多的资源、商品和人才等,而辐射力较弱的城市往往处于被动接受辐射的地位。城市品牌的内涵愈丰富,认同性愈大,其辐射力也就愈强。当然,这种辐射力的强弱与城市的天然区位及先天禀赋密切相关,还与城市的准确定位以及品牌化建设息息相关。如巴黎、维也纳和威尼斯分别是法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的著名城市,她们吸引世界目光之处却是其完全不同的定位,对于“时尚之都”“音乐之都”“水城”的品牌,应该为全球所认同。一般来说,爱时髦的人都愿意到巴黎,音乐家和爱好音乐的人都想去维也纳,喜欢到欧洲旅游的人都要到威尼斯一睹“水城”风貌。而虚实结合,使香港变成“购物天堂”。香港新颖的旅游景点,交口赞誉的服务质量,方面快捷的交通、通讯,无可挑剔的上乘旅游设施。证实其“购物天堂”之名。香港在重新审视自己在亚洲的地位和角色的基础上,隆重推出“亚洲国际都会”的品牌形象。在推行城市营销时,吸纳了世界众多一流的机构合作,保证了项目参与者的高水平,项目运作的科学性、专业性,为最终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9)
城市品牌的这些特征集结起来就会大大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因此,城市品牌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拥有巨大的价值,为城市的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内在和外在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