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海外的不端表现
中央电视台近年来连续推出了文明旅游系列公益广告,其中“提醒篇”给人印象深刻,大致内容是“国人出国,有些行为不恰当,在这给您提个醒……”,提醒的事项应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做到的基本行为。这样的广告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虽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但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经济增长、生活富裕,大批中国游客成为各旅游目的地国抢手货,但在这些抢手货中,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是谁,只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曾几何时一些中国游客在旅游景区乱丢垃圾,在公交车上争抢座位,在大庭广众脱鞋脱袜……当这些在公益广告中反复列举的行为,在我们面前真实上演时,我们做何种感受?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只是少数人的个体行为,可是在庞大的中国游客群中,这却构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是一道很不协调的景观。
早在2006年8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就向全国印发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2013年8月,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再次发布了这项《行动计划》,开篇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升。但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还不适应,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一些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不文明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广大群众反应强烈。 (62) 2015年9月,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以上列举的行为全部榜上有名。有评论者指出,自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和1981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之后,又一场自上而下的生活习惯改良运动在中国大地展开。所不同的是,前两次是社会内部的运动,而这一次是因国际交往而起。中国政府把这次行动与提升国家软实力与国际地位相提并论。 (63) 值得欣慰的是,笔者在近几年的出国过程中,每到一处风景点,都能看到大量的中国游客,却并没有发现很多不当言行,并且大家都很注重国家形象的维护和塑造。这是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