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是什么?

一、诗是什么?

华莱士·史蒂文斯说:诗是“最高虚构”。不错,虚构是文学的主要特征,而在诗尤甚。虚构,说通俗点儿,就是瞎编。柏拉图主张把诗人逐出理想国,主要就是因为诗不真实。英国的运动派诗人批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诗人时更是毫不客气地说他们“撒谎”。

照孔夫子的说法,“诗可以怨,可以群……”但就是不能直说。说到底,诗不能直截了当。一直截了当就不成其为诗了,就成散文了。

简言之,诗是一种说话的方式,一种转弯抹角的说话方式。

或者说,诗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诗贵隐,尚曲,所以一个人若没有难言之隐就不必写诗。诗是最高虚构,亦是最高真实。也许在诗里谎言与真理最是混淆难辨。然而诗也是一种交流方式。诗人无不渴求知音,又无不畏惧知音,故诗太朦胧或太直白都不好,最好是半透明。

诗有所擅长,亦有所局限。不是什么题材都适于用诗来表现。诗有其之所以是诗的界限。

有人说,诗不应被听见,而应被偷听到。菲利浦·拉金曾说:真正的好诗是你正在独自阅读时,忽有不速之客来访,你得赶紧把它塞到座垫底下的那种。他们的意思都是说,诗是私人的、隐秘的、见不得人的,故而是真实的,有点儿像梦。寂寞出诗人。人有隐情无处可诉,却又有吐露心曲的需要,于是产生诗。人又有窥人隐私的好奇心,希冀发现别人与自己的相似处以取得心理平衡,不似处以丰富见闻经验。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去读诗。真正的好诗须是有动于中,不吐不快,而不考虑是否有人读,读到后又作何感想的。有意暴露,为发表而作的诗就不免掺杂虚假的成分。

因此,不必担心诗会死亡。只要人有感情,诗永远会有存在的价值和市场。问题是,如何给诗定位。然后才能据以判别好诗坏诗。

2000年9月7日

(最初发表于《诗刊》2001年第5期,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