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于古文,颇有根底
1.君于古文,颇有根底
愚以为,君于古文,颇有根底,填词功夫在诸艺中属第一。其余大抵水平平均。大概因所受影响与审美情趣有关,你的现代诗还缺乏十足的现代感。翻译则涉及外语水平,令人讶异的是,你的英、法语都那么好(法语似乎还好些。你到底是哪个专业的?)。只是,可能由于经验所限,你的译诗除A.E.Houseman一首用旧体译外,其余均译成了自由体,这,实际上只能算是毛坯,还须加以打磨,使之合律。有些地方还有些理解的不准确。以拜伦“When We Two Parted”为例(因你附了原文,可资比照),第四行To sever for years译成“多年后重逢”,不确,因为下面的Pale grew thy cheek and cold,/ Colder thy kiss是写当年分手时,而非今日重逢后情景。第二节第四行译成“如今我还能想些什么呢”,亦不确,实际上此行是接续上一行,不过是说当年晨露的寒意仿佛预示着今日的感受。第三节第四行wert一词是过去时,是表示addressee当年可爱,此行译成“为什么我依然如此爱你”,误。第七行rue一词应是to regard with pity or compassion之义(古义),不应译作“悔恨”。最后一节头两行时态之不同在译文中未体现出来。接下来两行译得不确(译文无标点,连读则与原意相左)。正巧我也曾译过此诗,录在下面,供你参考,指正:
我俩分手的时节,
无语惟有泪,
因为将多年离别,
心儿已半碎,
你的脸苍白冰冷,
更冷你的吻;
那时候确已注定
今日的愁闷。
清晨寒凉的露水
落在我额头
那仿佛是在预示
我此时感受。
你的誓言全落空,
名誉变轻浮;
听人提起你的名,
我也蒙羞辱。
他们当着我讲你,
似丧钟传来;
我全身一阵颤栗
你曾多可爱!
都不知我认识你,
而且太相熟
我为你久久惋惜,
沉痛说不出。
我们曾秘密相会——
我默然悲叹:
你的心可以忘记,
灵魂可欺骗。
假如在多年之后,
我与你相遇,
我将怎样相问候!——
有泪但无语。
2002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