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顿诗的中译(一)

1.关于奥顿诗的中译(一)

收到尊译奥顿诗十首,粗读一过,感觉不错,较诸现在一般青年译者的译品,至少也在中上之列。除《澳门》、《马修·阿诺德》和《1938年的香港》三首我手边一时找不到原文,无法对照之外,其余七首,对照原文看,发现或多或少还有些问题,下面就摘出来与你商榷。

我感觉,《我们的偏好》译得最好:除了把“the lion’s roar”误译成“狮子的利爪”之外,大体不错。“awkwardness”似是指上一行的“sound”而言,是说我们(诗人)写诗时字斟句酌,译成“棘手”则不大能体现与上一行的关系,何如译成“拗口”?另外,第二节的韵式与原诗不同(其它各首也有同样情况)。

《冬天的布鲁塞尔》:“it has lost/The certainty that constitutes a thing.”译成“它已不再能自夸自炫”,不确。“the old,the hungery and humbled/Keep at this temperature a sense of place,”译成“无家可归的、底层的人们/似乎还真能确信自己的处境”,不确。这两例都属“意译”,把具体变一般了。而于诗的意境颇为重要的“at this temperature”竟全然没有译出。“shuddering”不是“无心的”,而是冻得发抖的,改动则对诗意有损。

《路德》:“cocked”是修饰“conscience”的,而不是修饰“他”的,而且译成“像公鸡挺起鸡冠”也太累赘。“its children”不是仅指“孩子”,而是指全人类,何如译成“子民”?最后一行“有用的”一语,原文似乎没有。

《兰波》:“lyre and weakness”译成“软弱的七弦琴”,误。“engineer”是火车司机,译成“技师”,不确。

《蒙田》:“And provinces where it was death to stammer.”译成“乡下人/则结结巴巴,真要把人急死”,不对。此行是与上一行相对而言的,相反是说乡下人说话利落,若结巴那才真是要死。“To doubt becomes a way of definition”译成“确切的定义变成了怀疑”,误。“怀疑”是主语,而不是宾语;“定义”反之。“belles lettres”不是“漂亮的书信”而是“美文”或“纯文学”。“legitimate”译成“正统的”,不确。“prayer”应该是“祷文”,而不是“祈祷”行为。“contrition”应是“悔罪”,与上一行的“prayer”有关(天主教有所谓prayer of contrition),而不应译作“让人后悔”。

《题暴君墓》:“Perfection,of a kind,was what he was after,”译成“他死后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大错。“what he was after”意思是“他所追求的东西”,不是“他死后”。另外,“of a kind”未译出。“invented”译成“写”,平了。“元老们”前面的“respectable”漏译。

《美术馆》:第一行原文为否定句式,译文作肯定式,有必要吗?“正作着无聊的散步”何如“正在无聊地散步”。(这些属于中文的问题,其它各首都还有措辞不够精炼,往往超出与原诗对应行的容量的情况。)“did not...want it happen”译成“不……想要他出现”,误。“it”是指“birth”这件事,不是指所生的“他”。“innocent”不同于“ignorant”,不是“无知的”而是“无辜的”。

《暗藏的法律》:“legal definitions”作“语言的定义”,误。另外,诗的题目的译法尚可斟酌。

以上可能有点儿吹毛求疵了,说得不对之处,还请有以驳正。但无论如何,精益求精总是不错的。我相信,你若再多用些工夫,更加细心些,肯定会做得更好。

2003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