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24小时的一代
不妨现在花时间想一下你每天需要记住多少信息,或者有多少时间你都是在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想想你有多努力,别人又是如何评价你的。我们的社会有多崇尚“拼命三郎”的精神?我们处于一个需要快速、灵活地思考,需要记忆大量信息,需要精力充沛,能同时处理多重任务的社会。似乎我们分配给每件事情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依赖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精神病学家怀布罗的书《美国的狂热》中有这样一段话:
对“梦想”的争夺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减少睡眠,拥有不寻常的能量,对金融风险有很高的承受力。想要“成功”,就要像一个大功率的发电机一样能同时带动多个电器完成多项任务。我们早起晚睡,就连吃早餐的时候都要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开车的时候都在打电话,因为没有一刻可以浪费。
也许你会说这是成年人的生活,并不是儿童的,但不能否认,我们的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的节奏和气氛中。成人的价值观对孩子们的生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难发现许多孩子都在非常努力地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你们一样,我也很希望看到个人生活和工作状态的改变。为什么工作要无情地侵犯家庭生活呢?同时,对我来说,让社会期望的“你应该是什么样的”阻碍了孩子在所处的环境中获得自己的成功,这也是很不公平的。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我们已经创造了这个需要同时完成多重任务的社会,而且我们也将不得不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限制孩子努力付出的时间,为其创造更多与别人交流的机会,并腾出时间来放松。在这之前,花费些时间去了解孩子生活的世界,让他们准备好迎接挑战是值得的。与其他的个性特征相比,执行力能让我们更好地满足家庭、学校、社区的要求。
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在他发人深省的著作《全新思维》中指出,我们的社会在很多方面都是“多元”的——从多元文化到多媒体。平克认为,我们现在赞赏的个人是那些“跨界者”,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活动或思维中轻松转换。或者说我们更需要全面发展的儿童,他们可以自信地应对各种环境,足球场、钢琴室、高考前夕或者毕业舞会。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想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实现这些广泛的能力意味着要掌握不同角色的技能,并学会快速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便实现角色的顺利转换。在一天之内,儿童需要独立工作,成为团队的一员,承担领导职能,服从领导,发言或者做一个好的听众。这种角色转换的背后需要大脑能够同时向内或向外调整注意力,引导孩子注意到是时候“跨越边界”的信号并快速做出反应。我并不是要试图打造“超级儿童”,只是想强调“能力”包括多个方面,并且人们对能力的界定在不断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