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元认知的支架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孩子可视化策略和延迟满足来强化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并帮助其成功发起行动。可视化是明确目标的过程,它是分析任务需求的核心。当孩子要做一个项目的时候,起点一定是将这个项目的步骤以及项目的完成蓝图可视化(可视化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能确保最后的结果令人满意)。举个例子,布莱尔要为一个食品募捐活动收集罐头食品,如果他一开始就能直观地看到一个挨家挨户搜集罐头的计划,发起行动就会容易得多。另外,若他能在脑海里想象出他的劳动果实,他会更受鼓舞。一些孩子可以把语言转化成一系列具体的步骤,其他人或许就需要示意图一类的东西了。“嗨,布莱尔,我们先把步骤画好,然后你就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给这些步骤命名了。”
习得元认知的第二条重要路径是学会延迟满足。很显然,这是成长过程中最难的一步——许多人仍然在为之努力!学会延迟满足是情感成熟的关键。对儿童来说,延迟满足是在发起行动和拖延二者之间不断摇摆的一个支点。布雷特能恋恋不舍地离开游戏去遛狗吗?还是会陷入虚拟的世界,一心要摧毁屏幕上试图躲避他发射激光的外星人?特里娜最后会打扫自己的房间还是继续沉迷手机不能自拔?虽说这些选择只是人生道路上的小插曲,但正是它们表明了儿童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即控制冲动的能力是如何影响行动发起的。对于受多动症或双相障碍影响的儿童来说,控制冲动通常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激增的需求和欲望是自律的天敌,我们要与孩子们肩并肩,共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果我们一直对孩子抱有不正确的“需求”和“期望”,结果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乏味和充满压力,并且导致毫无意义的推卸责任。
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把冲动错当成态度或努力的问题。相信我,我知道这不容易,特别是当我们不认同一个孩子的选择时。你是不是很难和那些对事情轻重缓急的认识与你不同的人产生同感?你的书桌向来整洁,那你能容忍杂乱无章吗?如果你很苗条,你是不是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食物产生的情感依赖如此难以戒除?你是一个早起者,你是不是会看不起那些喜欢睡懒觉的人呢?当我们说别人“无原则无纪律”的时候,其实我们很难判断他人到底是对轻重缓急的认知不同,还是天生自律有问题,或者在故意捣乱。在儿童身上,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我们往往很难知道某种特征是不成熟的表现还是个人差异。
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在于强调了八个认知技能是如何与情感发生紧密联系的。有些科学家将这种大脑机能称为“前馈”(feed⁃forward,与反馈不同,前馈发生在行为之前,而反馈则发生在行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