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保持注意的一致性
除了有足够的注意时间和正确的注意范围,注意力还需要有一致性。限制注意力的变化(时间和范围),不要飘忽不定才能让思维和注意保持同步。例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比玩抓人游戏对深度注意有更高的要求。而阅读电子和质子的区别比阅读超人故事更需要持续的注意力。在“轻阅读”中,我们可以时不时走神,但仍能抓住故事的核心内容。
一项有名的评估注意力的心理学实验(注意转换实验)要求孩子在电脑屏幕上追踪一些几何图形,当他们看到“目标”的时候就点击按钮,如果是“非目标”就忽视。不像其他的电子游戏,大多数孩子都认为这个重复的工作很无聊,然而这就是设计这个测验的初衷。测验的目的就是要看一个人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上是否能持续投入注意力。这个测验用四个指标来衡量注意力:首先,孩子是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还是跑神错过目标?第二,他/她是不是十分冲动,在看到“非目标”的时候也点击按钮导致错误率提高?第三,他/她的反应时间是否在正常可接受的范围内,是否与智商相关?最后,第四个指标反映了一个人注意力的变化(缺乏一致性)。换句话说,孩子是否在有些时候反应很快但有时候又很慢?发明这一测试的心理学家发现,相比于其他三个指标,一个人在测验中的一致性程度(第四个指标)对于注意力缺陷问题有更强的预测性。
保持一致的注意力的好处远远不只是在注意力测验中获得一个好成绩。当注意一致性出了问题,通常会导致冲动或者对高刺激强度的偏好。下面的例子解释了一致性与非一致性注意力的区别,非一致性注意力经常受冲动的影响。你的孩子能保持注意的一致性吗?

提升注意力的措施
•一起做一件事,示范如何抑制下一个活动的诱惑来保持注意力。“我已经等不及想去骑自行车了,但是我们应该先完成这些海报。我打赌如果我们今天完成了这些,明天去二手市场卖东西的时候我们会很开心的。”
•遵守“如果没有坏,就不要修”的原则。如果你的孩子正玩得高兴,不要因为你想出了一个新的游戏就打扰他/她的注意力。(第一次做父母的要注意)一次只玩一个玩具,一种游戏,一个活动。
•语言提示将注意力放在正确的目标上。“在去玩具店的路上,我们要路过披萨店、酒店和商场,我们能把注意力放在玩具店上吧?
•如果有帮助,让孩子关注“大局”。“伙计,你刚才的冲浪太帅了,但是你没有注意到一个巨浪差点打翻你吧。记得要“警觉”一点,这样才能活着迎接下一次冲浪。”
•用真实的例子强调保持一致性注意的意义。“你更想要一个一直关注水里人安全的救生员呢,还是想要一个看5分钟水面然后再看5分钟沙滩飞盘的救生员呢?当然,当你注意的时候是没什么事的,但是当你不注意的时候事情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