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什么是多动?
尽管我们没有单独讨论多动症,但是我们需要关注多动——这一和注意力缺陷相关联的最常见的行为特质。从神经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过度活跃是由于前额叶刺激不足或者网状激活系统(神经出入大脑最重要的中转站)出现了问题。当执行力不够活跃时,儿童通过身体运动或者触摸物体获得触觉刺激来补偿前额叶需要的刺激强度(当然这种补偿是无意识的)。当我们给予儿童精神兴奋剂类的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能帮助儿童“启动”前额叶,改变大脑闲散的状态,从而达到有效注意的活跃水平。这时,我们就会看到孩子过度活跃的症状消失了,因为孩子不需要通过他/她的身体、触觉传感器来不断刺激前额叶(请注意,有关过度活跃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心理刺激的补偿作用仍在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给过度活跃的孩子进行刺激治疗看起来违反常识,但是我希望上面的解释可以帮助你理解药物是如何使孩子安静下来的。
尽管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多动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我们也不要忘记这个问题还受到社会的影响。比较一下我们自己的童年和现在孩子的童年就可以发现,现在的孩子们认为自己有权去关注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甚至会要求父母安排的事情最好符合他们的兴趣。孩子天生就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很多(虽然也不是所有)孩子不能很好地平衡个人需要与对他人负责两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的加剧使得品行端正的孩子越来越少见,这种现象被教养方式分析学者朱迪思·华纳总结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是能否把事情做好,却不关心他们是否在做好事”。华纳的观点是把事情做好(学业成功)是我们的文化(指美国的文化)所倡导的,而做好事(最基本的社会文明)却相对显得不那么重要。她进一步评论道:“今天的家长……主要训练他们的孩子去竞争,无论在学校还是在足球场。却不知道让孩子富有竞争力的特性往往是那些与社会文明相左的特性。”那么,降低社会期望与过度活跃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呢?我认为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配合我们做我们期望他/她做的事情,一直用尽各种方法使他们产生并保持兴趣。适当的刺激就可以让我们满足吗?还是我们一直在增加刺激的强度,让孩子需要越来越多的刺激?很多成年人,包括我自己,都想知道这个循环会不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