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误解有工作记忆缺陷的孩子

4.请不要误解有工作记忆缺陷的孩子

13岁的克里斯塔在老师的指导下要画出一张图表来,这张图表显示这个月同学们的出勤率,完成之后将会贴在教室前面。她学会了如何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来上课同学的数量。为了考察她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图表的制作,老师问:“我们该在哪儿标注今天的出勤人数呢?”克里斯塔正确地标在了图表上。“如果明天来15个人,明天的点应该点在哪儿呢?”老师又问。克里斯塔也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然而第二天发生的事情却让老师很惊讶。老师请克里斯塔去教室前面为大家示范如何做这个图表,她十分不情愿地站到了前面。“我们应该首先做什么呢?”老师指着图表提示,“是不是应该数一下来了多少人?”克里斯塔很尴尬,点着头,环顾教室,想要迅速地数一下下面的人数。老师看到了她有些无法集中注意力,鼓励她道:“加油,克里斯塔,告诉我们怎么在图上标出这个数据点来,你知道这个该怎么做吧?”克里斯塔指了一下图表,又转过头去,试图再数一下有多少人出勤。“请告诉我们这个点准确的位置。”老师说道。克里斯塔盯着图,耸耸肩,脸红了。沉默变得更为尴尬,克里斯塔摆动身体,表情奇怪。“你今天怎么回事呢?”老师问她,“你明明知道这个的。”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有时候工作记忆的缺陷是会被忽视和误解的。当儿童无法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会认为他们本来是有能力回答的,只是不努力或不愿意。老师相信儿童的智力和能力完全可以完成某一个任务时,通常会觉得他们后来出错是因为故意、逆反或不努力。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在家里。克里斯塔的妈妈觉得克里斯塔“看上去呆呆的,有点不成熟”。她爸爸也非常无奈她的分心爱忘事:“她就是懒得去记住这些事。”

克里斯塔感觉很焦虑,但她把这种焦虑的情绪笑着掩饰过去了。她躲进自己的世界,用看似傻傻的行为转移他人的注意力——“别跟我生气,咱能高兴点吗?”或者试图掩饰——“什么?我没听见你说的什么,所以我没回答。”虽然她自己也解释不清,但她这种焦虑循环其实只是将自己引入了自我怀疑和孤立中。虽然可以理解她的选择,很多孩子宁愿被认为是班里的小丑,或是再平凡普通不过的人,也不愿意被认为是能力低下。不幸的是,当他们鼓足勇气正视自己的不足的时候,别人可能还不愿意相信他们,因为“他们曾经完成过这些任务”。

别忘了

有工作记忆问题的儿童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信息,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但他们可能会很难真正记住这些内容,使它们进入自己的长时记忆。这也意味着,也许他们尚未真正习得这些知识内容。学习时需要新信息在足够长时间内留在工作记忆中,然后牢固整合在长时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