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能”还是“不愿意”?
不灵活看上去是很刻板的,有些时候确实是刻板的。不灵活也可以说是一种武断或傲慢,在成人身上有时表现为消极反抗行为,即坚持不作为。这种坚持常常源于童年时的个性或气质,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总的来说,意志坚定的孩子不喜欢被要求改变方向或做出调整,特别是被要求快速调整时。如果你的孩子是这种个性,你就需要一些技巧来要求孩子合理地做出灵活调整但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我意识。尽管这种要求看上去好像有点过于挑剔,但这很重要。一个4岁的孩子可能不会维护自己的权力,但是绝对有这种倾向。如果我们以权威来压制他的权力主张,就埋下了对抗的种子。我在家庭问题研讨会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来处理孩子的对抗与家长的愤怒。如果一个青少年拒绝采纳别人的观点,这绝不仅仅是认知能力的问题,而是与情绪的爆发有关。如果处理不好这种情绪,教育就很难见成效。
刻板也可能是一些孩子应对不可控情境的一种方式。我记得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12岁少年。他的父母都很强势,这个孩子于是决定拒绝听从父母的任何要求,通过刻板来表达他的不满和痛苦。最开始父母对他的表现感到很困惑,然后发现他越来越难相处,这就让父母逐渐变得很愤怒。父母最终理解儿子这样做是在争取他的权力,刻板的表现帮助他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忽视外界环境的不稳定与不安全。由这种情绪问题引发的思维不灵活,就需要从情绪入手来解决。
回顾我们讨论过的发起行动和思维灵活性这两个执行力的技能,你可能注意到了一些重复的主题。其中之一是时间观念非常重要。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被视为最宝贵资源的时代,推而广之,合理地运用时间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第二,将任务分解成有顺序的步骤,帮助孩子在每个时间单元里更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因为这些技能非常重要,所以被反复地强调。我们的下一个话题,注意力(和注意力缺失)是大家都普遍关注的基本问题。注意力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切换一下思维频道,来看一下注意力问题。